实践证明,和平时期,虽然没有血火交融的战场厮 杀,但在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我军官 兵很好地继承了战争年代的血性传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 铁脊梁。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和平年代里,中国军人 依然血性十足。”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这支军队已有30多年没有实 战,战争的残酷性、战场上的险恶性,对于一些官兵来说很 陌生。特别是近 年来,80、90后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这支军队的主体,许多 人在家都是小公子、小公主,他们与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革 11 命战争年代的军人相比,不论从身体素质还是心理承受能力 来看都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当下我们的 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战争主要是通过影视剧,而目前“小鲜 肉”“花美男”等青春偶像剧充斥着荧屏和银幕,许多青少年 缺少阳刚之气,男子汉的血性正在慢慢流失。一旦战争打响, 能否上得去、打得赢值得深思。 军人的血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为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必须经过艰苦磨炼。 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树牢忠诚于党的精神支柱,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 治自觉,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部队绝对忠 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 奉献在哪里。 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勇”。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长期坚持养成 的,不是战场上的“专利”,而是融合在平时各种行动之中。 军人的血性来自于“严”。这种“严”体现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上;体现在紧密团结,严守纪律上。毛主席强调:加强纪 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 场上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只有用纪律来保持部队的集中 统一和行动一致,把分散的力 量集中和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12 更好地激发和磨砺军人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