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注意过,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感觉熟悉的场景:
“哎试卷最后那个压轴题你会做吗?”
或者
“我压轴,最后一个”
“最后有请我们的***压轴出场”
几年前呢,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像约定俗成的一样,压轴就是代表最后一个。
后来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相关的信息,才知道那是错误的,当时对我的认知冲击也是蛮大的。
因为当时途径有限,网络还没那么发达,不能做更全面的了解,慢慢的也就忘了要去看一看这背后的道理了。
倒是从那以后,这个错误我再也没有犯过。
近期发现,其实有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这个“冷知识”的,一直就像我之前那样认为着。
当然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谁也不会去细究这样一个像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一样的“冷知识”。
所以,我也借此机会,好好的查询了一下关于它背后的故事。
压轴=倒数第二
压轴这个词,以前用作古代京剧中的一个术语。
京剧里把第一出戏叫做“开锣戏”;第二出戏叫做“早轴”;第三出戏叫做“中轴”;第四出戏就叫做“压轴”;最后一出戏叫做“大轴”。
“大轴”又称“送客戏”。
京剧里演压轴戏的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因为一场戏通常需要五、六个小时,时间过长,观众往往不等终场便离座,因此戏班常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最后一出戏则安排演些技术性强的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在这无足轻重的演出中逐渐散去,故又称“送客戏”。
目前,第八版《新华词典》对压轴的释义也是倒数第二个。(第六版时曾将倒数第二个改为倒数第一个)
所以,压轴是代表倒数第二的。倒数第一叫做压台。
而现代,我们好像约定俗成一样,很多时候把倒数第一叫做压轴,用来表示事件的重要性,难度等。
其实这也不算错,只是用法不太一样,因为压轴表示的含义始终没有改变。
其所以称“压轴戏”,“谓其质量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我是 小公举一枚呀
微信/微博:小公举一枚呀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