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又称“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对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这两种方法的目标都是试图直接建立图像动作和英语语音的直接联系。目前很多的儿童英语培训机构都推出了这种学习模式,而且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宣称要建立纯正英语思维。 本人最近做个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三张图片,分别是老虎,狗和猫。我在楼下找了三个小朋友。然后向他们一一展示,用手指着图片,让他们跟我读tiger, dog和cat。几遍下来以后,我把图片挂起来,要求他们根据听我说的单词,用手指出相对应的图片。我说dog,让一个小朋友来指出。这个小孩子有点犹豫,不太肯定是哪张图。这个时候,就有别的小朋友提示他了,“狗,是狗”。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狗”这个汉语,只是展示图片和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发音。我们如果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仅仅会把狗的图片和dog建立联系,那就错了。事实上,当孩子看到图片以后,在他们脑海里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涌现出诸如“这不是狗吗,哦,原来dog就是狗”之类的思绪。于是,在他们大脑里,狗和dog就自然建立了联系,也就是汉语和英语的联系。只有当你展示一张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图片,他们不知道汉语如何表达,这个时候,他们才有可能不得不建立英语和图片的直接联系,而不借助于汉语的帮助。同样的,我们教小孩子sit down这个词,当他们第一次学会根据音符而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脑海里同样很容易就这么想,“哦,原来sit down就是坐下来的意思。”这是很自然的。任何一个已经建立母语习惯的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把外语和母语进行比对是很正常的,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所以说,要把汉语完全排斥在英语之外,只是一种天真的理想罢了。除非是婴儿,没有任何汉语的痕迹,大脑就是一张白纸,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建立纯英文思维的。但是,家长有谁敢拿自己的孩子做这个实验呢? 那么我们一般所说的英语思维到底是什么呢?还是以dog这个词来说吧。如果是我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说:“Look at the dog.”我会马上扭过头去看是不是有只狗,而不会在大脑里有个翻译的过程。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做到呢?那是因为这个句子实在是太普通,太常见,我们在各种场合下都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在我们的脑海里,dog就是和“狗”处于几乎同样的地位,听到dog和听到“狗”,大脑的反应几乎一样,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狗的形象。而要达到这样的程度,绝不是当初学英语的时候,靠看图片听声音就能达到,而是经过了多少次的在不同场合的听和用,这个词才渐渐深入骨髓的,以至于成为思维的一部分。我相信这才是英语思维所要求的程度。同样的道理,当经过大量的听和读之后,那些常用英语词汇和表达句型就可以足够的引起你身体和思维的直接反应,而不用惊动大脑的汉语功能,也就是英语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我切身感受来看,我要讲英文的时候,一般我心中首先涌动的是一种情绪,一种意思,但没有明晰的汉语表达。根据我脑海深处存留的模糊的英语资料库,然后张开嘴出来的就是英语句子。而这个创造英语句子的过程,没有根据汉语的具体表达而从语言库中调取和翻译。在这个过程当中,似乎只是我的情绪和我的思维在激活我的英语库。这是我最真切的体验。 看图识音和T.P.R.事实上就是婴儿掌握母语时所处的理想环境的“提纯”版。也就是过滤掉所谓“无效声音”(事实上我不认为听不懂的就是无效声音)突出了理解的对象。对儿童和成人而言,的确是培养英语思维的好方法,但不应该不切实际的扩大他们的作用,更不应该鼓吹所谓纯净的英语思维。而且通过几百个名词和简单动词和词组,怎么能培养出真正的英语思维呢?要减轻汉语的影响,最好的方法还是尽可能多的多听多读。当你在听读足够的多,以至于能达到轻松自如的时候,你再想用汉语去干扰你的说英语的过程,你反而也会觉得怪怪的。那时候你也许会觉得还是用英语想英语更自然点吧。注一:写这篇文章,只是根据公开的材料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加上本人学习英语的经验,以及和一些英语高手的交流讨论中,观点才慢慢成形。不具备“科学”性,只是个人看法。注二:这里我忍不住要对现在很多语言学家和英语老师提出的所谓“无效声音”提出我自己的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不应该听那些自己听不懂的语音材料,因为听不懂,所以对大脑来说就是“无效的声音”。如果这样的结论成立的话,那么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听力如此的差,以至于听VOA慢速英语的时候,半个小时时间只听懂了个别单词。按照他们的理论我似乎只有乖乖的从头开始学“看图识音”才行了。但事实上,我就坚持听,大半年就可以轻松的听懂了。如果我老老实实的和别的同学一样,上《大学英语听力》一二三册,而不听那些“无效”声音,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达到现在的听力程度。 我们都说,美国的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把英语学完了,当然这里指的是已经完成了英语的母语化过程。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口头表达还是比较有限的,能对他们神经和思维有影响的词汇和表达也不是很多。按照“无效声音”的说法,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我们只要把他们学会的,或者能引起他们反应的都学会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达到英语思维了呢?很明显是荒谬的。所以我认为,很多声音看似“无效”,其实大脑的潜意识已经在处理这些声音了,只是人们没有觉察罢了。孩子越小,头脑越空白,这种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处理能力越强。如果把一个完全不会英语的三岁的孩子和三十岁的成人同时空投到美国去,让他们整天生活在一起,每天接触的完全一样的环境,一年以后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不用问,孩子一定口语流利,而成人却还是说不了几句。为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只是因为他们一个是孩子,一个是成人而已。所以“无效声音”用理性的思维去理解似乎是无效的,但实际上却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却不为人的思维所感知罢了。大脑是复杂的,不是仅凭我们目前的理性思维所能理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