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我的理解 “直”有译作正直的,也有以“诚”来解的,对内不自欺,对外不欺人。《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中对“直”的解释能与本章意思相通的有“不弯曲”,“正直”。而“正”字则有“不偏,不斜”。《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把“正直”的意思解释为公正坦率。基本上可以把这层意思视为不偏、不弯的引申义。字典上的意思还是太过抽象,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一个“正直”的榜样,比如欧阳修、苏轼,两个人都能做到公正坦率。欧阳修甚至为了避免袒护自己的学生曾巩,把苏轼的卷子判得低些,被人指为结党,敢于上书,成就名篇《朋党论》,犯颜直谏。苏轼自幼以范滂为榜样,在朝为官秉公持正,也敢于据理力争,留下“使某不言,谁当言者”的慷慨宣言,他的公正坦率,也导致其在新旧两党之中都不受欢迎。
“罔”字与直相对,不正直即是“罔”。“生”字有时通假人性的“性”字,但这里与句意不合。有人认为两个“生”字都是生存的意思,也有许多人认为第一个“生”是出生的生,第二个“生”是生存的生,导致句意上有所差异。我倾向于把两个“生”都理解为生存,因为直和罔字义相反,那么对应同一个“生存”的含义,才说得通。
说了这许多,是试图把握《论语》的本义,只有把《论语》本义理解对了,后文才能谈对《论语》的感想,谈这是由《论语》得来的提升。不然就只是借《论语》为素材,说自己想说的话,是《论语》演义,不是圣人教诲。从古至今,多有滥解夫子本义,以为己用者,学者不能不查。笔者的态度是,尽可能参照工具书,结合《论语》语境去把握本义,但也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本义只是我们假想的本义,没办法知道孔子自己究竟作何解释。
言语意旨 孔子劝人要正直,这种正直是自然之理,正直的人能活着是常态,不正直的人能活着,是侥幸。更有人指出,不正直的人只是没死而已,他的“短长顺逆”就不得而知了。
知行合一 本章教做人的道理,并不少见,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类似的教诲。
正直必须体现在抉择中,即面对一件事,公正坦率与偏袒隐瞒两种解决方案同时存在,正直才显示出意义所在。
以我们的工作为例,老师能否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课堂扰乱行为多、攻击性行为多,有的学生遵守纪律、对老师对同学都很礼貌,自然是前者让人厌恶,后者让人喜欢。前者偶尔做了件好事,人们往往没有太大的感动和褒奖,后者偶尔做了件错事,却更容易得到谅解。这是人之常情。我曾批评一个学生做错了事还不肯说实话,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跟他说说谎比做错事更让人难以接受,老师看到他说谎,心情很沉重。后来我把这件事跟我的爸妈分享了一下,爸爸一听就问,“ 你怎么能说你心情沉重呢?学生做错事,是他的事,你有情绪了,这不是你的责任吗?你自己情绪不好,怎么能说自己心情沉重呢?就算是,也不能对学生这样说! ”妈妈接着说,“ 你自己没有孩子,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话。你就说,没事的,你就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自己怎么做的,等他说完了,你再说,你看,老师又没打你,又没骂你,对吧,做错了自己改正就好了,不用害怕,不敢说实话。 ”抛开教育手段不说,爸妈这段教诲,让我记忆深刻。
其实,克服外在的利益诱惑容易,那是看得到的,通常来说也知道该不该拒绝。克服自己天性的爱憎好恶,才是最难的。因为爱憎好恶几乎是本能地溢出,一不小心就让人做出并不公正坦率的事来。俗话说,发现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问题。当我们反躬自省,查一查自己有什么爱憎好恶,自然就能够离公正坦率更近一步了。需要强调的是,爱憎好恶不是一定要消灭掉,而要察觉它,把它排除在决策影响因素之外。毕竟,爱憎好恶有时也能帮助自己坚持一个好习惯,坚持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