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经常说某人的素质高,素质好;很多文章都说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到处的围墙上都写着要“提高人口素质”。可这“素质”到底是什么呢?
“素质”二字在古代有指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在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的《新华词典》“素质”的解释如下:1、人或事物本来具备的性质,特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2、素养,人的全面品质。3、完成某类活动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
正文:
高素质的人就是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有很好的工作能力的人——那就是“德才兼备”。新时期的职业市场更欢迎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培养高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这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现代对“素质”的解释甚广,分类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思想道德素质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1、政治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等。
2、思想素质。就是我们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代所养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将不可避免地带入社会,从而影响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具有强烈的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但是,现在有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觉悟低,理想信念模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高等问题。要改善这些人的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靠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对我们思想上的教育,还有周围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学校或学生会可以多开展一些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培养,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当代的大学生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自己在就业之路上多铺几块垫脚石,使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更平坦一些。
三、 能力素质
能力是—种本领,也是一种方法。能力素质是各种素质之中包含最广泛的,它包括:
1、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有创新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理想和对社会感悟力,以及雄深浩博的哲学气质。
2、专业能力。想要拥有一份好的工作就必须先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应聘时各种能力都很好,但专业知识薄弱,这就等于一个人失去了双手。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校里尽量的多学一些专业知识,使自己在择业时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3、反应能力。思路敏捷是处理事情成功必备的要素,一个能将事务处理成功的人必须反应敏捷。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需要洞察先机,在时机的掌握上必须快人一步,如此才能促使事情成功,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4、领导能力。企业需要具有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其工作,但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必须要求其具备领导组织能力。某些技术方面的人才,虽然能够在其技术领域内充分发挥,却并不一定适合担任管理人员。具有领导能力的人会更有发展前途。
5、适应能力。在招聘时,企业往往注重应聘者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选用个性极端的人,因为这种个性的人较难与人和睦相处,往往还会扰乱工作场所的气氛。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并能愉快地与大家相处在一起的人,才是企业期望招聘到的员工。
6、特长能力。特长能力是充分体现毕业生个人魅力的地方,比如有人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有人有发明创造专利,有人有美术声乐等方面的天赋等,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里充分发展兴趣和特长,很多时候这些特长在求职时是制胜的“法宝”。
能力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不表现出来。人人都有潜能,没有表现出来的人也有潜能,只是这些未发现的潜在的能力需要挖掘。
四、身体和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
1、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人做起事来精神焕发、活力充沛,对前途乐观进取,并能负担起较重的责任,而不致因体力不济而功败垂成。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体能,才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越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才越是有机会成功的人。
2、心理素质,在当前社会,心理素质是很关键的一种素质。只有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这年代,什么都要来个综合能力。如果这个“综合实能力”你具备了,那么你在就业之路上就畅通无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