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爱乐之城》的原声,为什么会这么洗脑?

《爱乐之城》的原声,为什么会这么洗脑?

本文是豆瓣网友第三代杨森熙《爱乐之城》的乐评,小隐仅是给大家分享~不知大家的小板凳是否准备好了~

与传统电影 “看” 的成分更高有所不同,作为一部歌舞片,似乎 “看” 和 “听” 两者缺一不可,原声曲目的高质量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条件,而《La La Land》在 “理所应当” 的基础上却又给观众带来跟多奇(震)妙(撼)的体验。歌舞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一直都带有 “小众”、“冷门”、“文艺” 等标签,在国内向来不叫座,国人印象较深的同类型片大概要追溯到许多年前的《如果 · 爱》甚至《红磨坊》吧(当然还有久负盛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La La Land》全片作曲是 Justin Hurwitz,恕我没看过他和本片导演前一部合作的《爆裂鼓手》,但一个 30 出头的作曲家能独立担任整部歌舞剧的作曲,足见导演对其的信任程度。当然,结果也证明这份信任没有错。

Another Day Of Sun

片头高速公路上的舞蹈,堪称一镜到底教科书。

对于很少看歌舞剧的我来说,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夸张戏剧的表现方式,所以觉得有些滑稽,直到二刷、三刷时才仔细理解歌词及编舞中传达出的乐观心境。不过即使第一遍看就已经对导演的运镜技术深表佩服,每一个舞者之间的过场衔接如此顺滑,这一段是花费相当长的功夫编排的。

金球奖颁奖典礼开场时,一众明星编排了类似的舞蹈致敬本片,同样看得人热血沸腾。

另外,导演对于 “一镜到底” 的执念,还表现在之后的多个场景里,且都完成得非常完美,值得反复品味。

一直以来喜欢王家卫电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墨镜擅于使用配乐来营造氛围,让角色形象不需要过多台词亦能打动人心。无论是《花样年华》中的《Yumeji’s Theme》还是《2046》中的《Polonaise》都曾于看完电影之后数年内在私人播放列表中循环。个人认为电影原声是可以脱离电影内容独立存在的(但不是判定原声好坏的标准),在上一周《歌手 2017》中谭晶演唱的《欲水》引发极多争议,私认为分歧主要来自齐豫原版在演绎上的深入人心,让很多将此曲与电影《天浴》无法拆分解读的听众感到风格上的偏离。但谭晶的改编初衷大抵也是将歌曲抽离电影作为独立的存在而进行重译吧,撸主个人是非常喜欢谭的版本的。

扯远了,撸主想表达的是,大家不必赋予电影原声带太多的 “功能性”,只要在电影过程中它有助于将观众带入剧情,在电影结束后它能不能作为电影之外的独立存在,届时导演与观众 “倾诉与倾听” 的过程已圆满结束,剩下的全凭观众个人爱好而已。

而这部《La La Land》中,原声带已经不仅仅能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甚至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

Someone In The Crowd

Someone in the crowd,

could be the one you need to know,

The one to fin'lly lift you off the ground,

Someone in the crowd,

could take you where you wanna go,

If you're the someone ready to be found.

全片第一波高潮,在家中 Mia 的三位女友劝说她***赴舞会,同样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貌似中途有断),显然室内空间对比前一场的高速公路而言,在拍摄难度上更甚一层,但完美的编排和词曲让人忘记这一段竟然是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完成的。Mia 纠结之后在门前叫住女友们,四人在空旷寂静的夜晚街道肆意穿行,***同唱道 “That someone in the crowd”(镜头越过棕榈树停格在夜空中,棕榈树在本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哦),这一段真的太燃了,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撸主的少女心!

接下来的段落就真正展现原声带推进剧情的作用了。在喧嚣的舞会间穿梭,与陌生人试图了解又归于陌生。音乐淡出。失落的米娅独自走出洗手间。音乐淡入。继而随着主角的前行逐渐清晰明朗。犹如过山车般达到高峰迅速下落,但并未停歇。这是撸主在重刷时最留意的几个段落之一,数分钟内没有一句台词,却经历了红蓝绿女的盛宴,与顾影自怜的落寞,两个极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精彩。

City Of Stars 合唱版

It's Love,

Yes, all we're looking 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A rush, a glance, a touch, a dance

A look in somebody's eyes

To light up the skies

To open the world and send it reeling

A voice that says, “I'll be here and you'll be alright"

I don't care if I know just where I will go

'Cause all that i need's this crazy feeling

The rat-tat-tat on my heart

I think I want it to stay

全片最喜欢的一段,没有之一。从先前的独唱变成了合唱,从 “我” 变成了 “我们”。很难不以为 Gosling & Emma 两人在戏外没有一点爱意,否则怎能将恋爱中相濡以沫的两个人演绎得如此…… 怎么说呢,如此恰当,如此精准,如此 “可以让每个人感觉到他们真心地相爱”(要知道每个人心中对 “爱” 的理解大不相同呐)。无论是唱段中 “Crowded restaurant” 和 “The rat-tat-tat” 处的笑场小动作(萌翻),还是弹奏时两人默契相视的微笑——撸主看过爱情片中所有表现两人相爱的方式,从没想过有天会被这一种撒了一大把狗粮!这段几乎是傻笑着看完的,仿佛自己也谈了一场恋爱似的。

可毕竟这还是一个童话故事啊。导演残忍的是,用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营造了迪士尼般的梦幻与浪漫,又用名为现实的针戳破了它。希望看这段流下眼泪的我,不是一个人。

题外话

这一段剧情没有配乐,本不适合在这里提起,但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喜欢至极,所以一并聊聊。两人首次分手后,Seb 接到导演电话,驱车来到 Mia 家希望说服她前去面试,被拒。

- Because maybe I'm not good enough.

- Yes, you are.

- No. Maybe I'm not.

- You are.

- Maybe I'm not.

- You are.

- Maybe I'm not.

Mia 的 “Maybe I’m not” 重复了 3 遍,每一遍的情绪都在逐步递增,从一开始的自嘲,在短短的 3 秒钟内,转变到最后一遍的失望(此时 Emma 眼含泪光)。后来撸主在这一段来回拉了十几遍进度条,这之中的情绪太值得玩味。Emma 在全片最精彩的一次爆发,光是这一小段就足够让她的金球奖拿得实至名归。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 Audition (The Fools Who Dream)

Mia 在最后一轮面试时的演唱曲目。用以巩固电影的主题:寻梦。虽然对于这一主题,撸主个人并没有多大***鸣(对这部电影的***鸣主要还是来自于男女主角的选择与得失,每个人理解不同嘛总之能被感动就够了),但这是 Emma 自上一段 “Maybe I’m not” 之后飙演技的第二精彩段落,值得一提。从低声倾诉开始,到中段的情感爆发,非常有戏剧张力,据说为了给 Emma 尽可能多的现场主导权,这一段是 Justin Hurwitz 在背景后面跟着 Emma 现场伴奏的,事实证明完成得非常好。

Epilogue

长达 7 分 39 秒的曲目,同样没有一句台词(直到结尾字幕),却让撸主的眼泪都流光了。一次完美的电影收尾示范教学。

开头是 Gosling 独奏《Mia & Sebastian’s Theme》以及另一支曲目《Planetarium》的结合,期间还融合了《Someone In The Crowd》和《The Fools Who Dream》等曲目的变奏,可谓整张原声带中 “集大成者”,完美的编曲衔接与影像的转换过场,让人像是经历了他们的(或是自己的)一生。人说,每一次选择的不同结果都将造就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分支,这样想来,大概总有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你我,是一直在一起的吧,所以不要那么难过了,亲爱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很老,但它很真。

曲目最后的收尾,犹如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将观众带往 Mia & Seb 爱情的终点。

电影戛然而止。

“爱情与梦想,哪一个才能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最后友情提示,本片的原声带是有两个版本的,分别是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以及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一个是全部配乐*** 30 首,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 “原声带” *** 15 首 (与前者有几首重复但改了音轨名)。市面上比较多的都是后者,撸主也是机缘巧合在购买 CD 的时候卖家提醒才知道的,两张原声都值得一听哦。

与传统电影 “看” 的成分更高有所不同,作为一部歌舞片,似乎 “看” 和 “听” 两者缺一不可,原声曲目的高质量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条件,而《La La Land》在 “理所应当” 的基础上却又给观众带来跟多奇(震)妙(撼)的体验。歌舞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一直都带有 “小众”、“冷门”、“文艺” 等标签,在国内向来不叫座,国人印象较深的同类型片大概要追溯到许多年前的《如果 · 爱》甚至《红磨坊》吧(当然还有久负盛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La La Land》全片作曲是 Justin Hurwitz,恕我没看过他和本片导演前一部合作的《爆裂鼓手》,但一个 30 出头的作曲家能独立担任整部歌舞剧的作曲,足见导演对其的信任程度。当然,结果也证明这份信任没有错。

Another Day Of Sun

片头高速公路上的舞蹈,堪称一镜到底教科书。

对于很少看歌舞剧的我来说,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夸张戏剧的表现方式,所以觉得有些滑稽,直到二刷、三刷时才仔细理解歌词及编舞中传达出的乐观心境。不过即使第一遍看就已经对导演的运镜技术深表佩服,每一个舞者之间的过场衔接如此顺滑,这一段是花费相当长的功夫编排的。

金球奖颁奖典礼开场时,一众明星编排了类似的舞蹈致敬本片,同样看得人热血沸腾。

另外,导演对于 “一镜到底” 的执念,还表现在之后的多个场景里,且都完成得非常完美,值得反复品味。

一直以来喜欢王家卫电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墨镜擅于使用配乐来营造氛围,让角色形象不需要过多台词亦能打动人心。无论是《花样年华》中的《Yumeji’s Theme》还是《2046》中的《Polonaise》都曾于看完电影之后数年内在私人播放列表中循环。个人认为电影原声是可以脱离电影内容独立存在的(但不是判定原声好坏的标准),在上一周《歌手 2017》中谭晶演唱的《欲水》引发极多争议,私认为分歧主要来自齐豫原版在演绎上的深入人心,让很多将此曲与电影《天浴》无法拆分解读的听众感到风格上的偏离。但谭晶的改编初衷大抵也是将歌曲抽离电影作为独立的存在而进行重译吧,撸主个人是非常喜欢谭的版本的。

扯远了,撸主想表达的是,大家不必赋予电影原声带太多的 “功能性”,只要在电影过程中它有助于将观众带入剧情,在电影结束后它能不能作为电影之外的独立存在,届时导演与观众 “倾诉与倾听” 的过程已圆满结束,剩下的全凭观众个人爱好而已。

而这部《La La Land》中,原声带已经不仅仅能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甚至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

Someone In The Crowd

Someone in the crowd,

could be the one you need to know,

The one to fin'lly lift you off the ground,

Someone in the crowd,

could take you where you wanna go,

If you're the someone ready to be found.

全片第一波高潮,在家中 Mia 的三位女友劝说她***赴舞会,同样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貌似中途有断),显然室内空间对比前一场的高速公路而言,在拍摄难度上更甚一层,但完美的编排和词曲让人忘记这一段竟然是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完成的。Mia 纠结之后在门前叫住女友们,四人在空旷寂静的夜晚街道肆意穿行,***同唱道 “That someone in the crowd”(镜头越过棕榈树停格在夜空中,棕榈树在本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哦),这一段真的太燃了,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撸主的少女心!

接下来的段落就真正展现原声带推进剧情的作用了。在喧嚣的舞会间穿梭,与陌生人试图了解又归于陌生。音乐淡出。失落的米娅独自走出洗手间。音乐淡入。继而随着主角的前行逐渐清晰明朗。犹如过山车般达到高峰迅速下落,但并未停歇。这是撸主在重刷时最留意的几个段落之一,数分钟内没有一句台词,却经历了红蓝绿女的盛宴,与顾影自怜的落寞,两个极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精彩。

City Of Stars 合唱版

It's Love,

Yes, all we're looking 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A rush, a glance, a touch, a dance

A look in somebody's eyes

To light up the skies

To open the world and send it reeling

A voice that says, “I'll be here and you'll be alright"

I don't care if I know just where I will go

'Cause all that i need's this crazy feeling

The rat-tat-tat on my heart

I think I want it to stay

全片最喜欢的一段,没有之一。从先前的独唱变成了合唱,从 “我” 变成了 “我们”。很难不以为 Gosling & Emma 两人在戏外没有一点爱意,否则怎能将恋爱中相濡以沫的两个人演绎得如此…… 怎么说呢,如此恰当,如此精准,如此 “可以让每个人感觉到他们真心地相爱”(要知道每个人心中对 “爱” 的理解大不相同呐)。无论是唱段中 “Crowded restaurant” 和 “The rat-tat-tat” 处的笑场小动作(萌翻),还是弹奏时两人默契相视的微笑——撸主看过爱情片中所有表现两人相爱的方式,从没想过有天会被这一种撒了一大把狗粮!这段几乎是傻笑着看完的,仿佛自己也谈了一场恋爱似的。

可毕竟这还是一个童话故事啊。导演残忍的是,用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营造了迪士尼般的梦幻与浪漫,又用名为现实的针戳破了它。希望看这段流下眼泪的我,不是一个人。

题外话

这一段剧情没有配乐,本不适合在这里提起,但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喜欢至极,所以一并聊聊。两人首次分手后,Seb 接到导演电话,驱车来到 Mia 家希望说服她前去面试,被拒。

- Because maybe I'm not good enough.

- Yes, you are.

- No. Maybe I'm not.

- You are.

- Maybe I'm not.

- You are.

- Maybe I'm not.

Mia 的 “Maybe I’m not” 重复了 3 遍,每一遍的情绪都在逐步递增,从一开始的自嘲,在短短的 3 秒钟内,转变到最后一遍的失望(此时 Emma 眼含泪光)。后来撸主在这一段来回拉了十几遍进度条,这之中的情绪太值得玩味。Emma 在全片最精彩的一次爆发,光是这一小段就足够让她的金球奖拿得实至名归。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 Audition (The Fools Who Dream)

Mia 在最后一轮面试时的演唱曲目。用以巩固电影的主题:寻梦。虽然对于这一主题,撸主个人并没有多大***鸣(对这部电影的***鸣主要还是来自于男女主角的选择与得失,每个人理解不同嘛总之能被感动就够了),但这是 Emma 自上一段 “Maybe I’m not” 之后飙演技的第二精彩段落,值得一提。从低声倾诉开始,到中段的情感爆发,非常有戏剧张力,据说为了给 Emma 尽可能多的现场主导权,这一段是 Justin Hurwitz 在背景后面跟着 Emma 现场伴奏的,事实证明完成得非常好。

Epilogue

长达 7 分 39 秒的曲目,同样没有一句台词(直到结尾字幕),却让撸主的眼泪都流光了。一次完美的电影收尾示范教学。

开头是 Gosling 独奏《Mia & Sebastian’s Theme》以及另一支曲目《Planetarium》的结合,期间还融合了《Someone In The Crowd》和《The Fools Who Dream》等曲目的变奏,可谓整张原声带中 “集大成者”,完美的编曲衔接与影像的转换过场,让人像是经历了他们的(或是自己的)一生。人说,每一次选择的不同结果都将造就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分支,这样想来,大概总有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你我,是一直在一起的吧,所以不要那么难过了,亲爱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很老,但它很真。

曲目最后的收尾,犹如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将观众带往 Mia & Seb 爱情的终点。

电影戛然而止。

“爱情与梦想,哪一个才能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最后友情提示,本片的原声带是有两个版本的,分别是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以及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一个是全部配乐*** 30 首,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 “原声带” *** 15 首 (与前者有几首重复但改了音轨名)。市面上比较多的都是后者,撸主也是机缘巧合在购买 CD 的时候卖家提醒才知道的,两张原声都值得一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