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上的负载理论应译为理论渗透(theory-loaded),它是一个哲学术语。
1、美国科学哲学家N.R,汉森在其《发观的模式》(1958)一书中提出的范畴,后来为历史主义学派普遍接受并加以发挥。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语言区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则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语言获得意义。
2、“理论渗透”便是针对这种“中性观察语言说”而提出的。汉森指出,人们的视觉经验要取决于文化等复杂因素。由于原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背景不同,人们对于同一图形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在同一事实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东西和意义。科学观察中掺透着理论,没有先行知识和语言符号就没有能被认作对象的东西。因果说明中同样渗透着理论。我们也不能把理论词汇和感觉材料词汇绝对区分开来。借助这·范畴,汉森提出科学发现是一个逆推过程。这种观点后来为历史主义学派接受并加以发挥。
3、库恩进一步提出,持不同范式的科学家所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从一种范式到另一种范式的转变是科学革命。费耶阿本德则强调理论对已确证的事实的检验和批判功能。他进一步取消理论、观察和实验结果的界线,认为一个理论可以和证据不一致,这不是由于理论不正确,而是因为证据受到污染;科学家只能靠引进并细心完成同已被接受的理论或事实不相容的新假说来揭露这种污染和发现新的事实。此外,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也提出了“理论先于观察”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