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男人叫“乾埔”,女人叫“查某”,这两个词汇无论什么字典都查不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曾经请教了一些老乡,有的说,“乾埔”是“打捕”,“查某”是“织布”,据说,远古时代,我们男的到郊野从事打捕,女的在家里织布,他们过的是男牧女织的半原始生活。打捕、织布流传下来,一代又一代,后来打捕、织布闽南话音似乾埔、查某,于是变成了男人、女人的代称。我一直怀疑这样的解释,但又苦于没有新的合理的见解。近日,再次拜读了郑国权先生的《泉州明清戏曲与方言》,我才弄清楚乾埔和查某的来历。泉州明清戏曲是用闽南方言写成的,当时民间艺人普遍使用借音字用以准确地表达戏剧内容的曲白,如同我们现在的录音机,把四五百年前泉州人的口头语言保存了下来。这些口头语言就是我们现在泉州的土话。国权先生搜集了这种土话100条,一条一篇,对照泉州明清戏曲古本《荔镜记》,《满天春》等,找出了它的源头。第10条:《乾埔、查某考》,国权先生通过比较明嘉靖本《荔镜记》和清顺治本《荔镜记》中的记载,发现嘉靖本男子称“丈夫人”,女子称“孜娘人”,到了顺治本“丈夫人”已经改为“乾埔人”,“孜娘人”也改称为“查某仔”(女孩子)。国权断言:“至迟在清初,乾埔、查某已经作为记音字在民间流行。”至于“丈夫人”“孜娘人”为何演变成乾埔、查某,看来还需作一番考证。不过,我以为乾埔、查某由打捕、织布转化而来是属于传说,传说没有文献依据,不能作为信史。国权的考证则是根据明清的泉州戏曲古本,所以说是可信的。又如“加字”(95条),泉州人都知道它是一种装东西的草袋。在塑料制品问世之前,这种草编成的袋子是装东西最好的用具。但何为“加字”?为了寻找出它的本义,国权苦苦思索,寻寻觅觅,终于在《诗经》和一些词典中分别找出“蒹葭苍苍”中的“葭”与“苴”。这两字组成一个词“葭苴”,就是“加字”的本字。音准义正,令人信服。又如屁股(46条),闽南话俗称“脚穿”,明代以来一成不变,海峡两岸的方言专家都认为其本字是“脚川”。国权经过考证,在苏轼的诗中找出“厩马多肉尻·月隹肥。”诗句,认为“尻·月隹”二字才是“脚穿”的本义。还有明清戏曲刊本中的女婢称为简,应为囝;细二,即小心谨慎,亦可释为细腻;男女嫁娶称“相媵”;八死、歹势(难为情、羞耻);日罩(中午);斟(吻);老货仔、老岁仔(老人)等等,国权一一作了考证、解读,字字计较,查明出处。考证解读明清戏曲刊本中的泉州土话,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有的确实是很难清楚的。比如,万历本《荔镜记》等抄本中有“得桃”二字,有的作“敕桃”,有的作“七桃”、“出桃”;台湾一些闽语歌曲作“七淘”等。泉州人都知道“得桃”是指玩耍或游戏。“得桃”的本义是什么?在国权看来,似乎可以考虑“踢投”。因为踢,踢球、踢键;投,投壶,都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游戏。不过,国权认为他的这一结论是一种“大胆假设”。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他自己至今还未能在古籍中找出“踢投”这个词组来加以证实,要待日后“小心求证”。(见第3条)他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十几年前,国权和我们泉州一批研究戏曲专家吴捷秋、朱展华、曾金铮等,自发地成立一个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他们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甘于寂寞,甘于坐冷板凳,在市里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已经先后出版了《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以及其他书籍27部1100多万字。他们为抢救、保存和整理泉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业绩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的。这就是我今天重读《泉州明清戏曲与方言》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