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全蝎简介

全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全蝎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使用注意 11 化学成分 12 全蝎的药理作用 13 全蝎中毒 13.1 不良反应机制 13.2 临床表现 13.3 治疗要点 14 全蝎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浸出物 14.6 全蝎饮片 14.6.1 炮制 14.6.2 性状、鉴别、浸出物 14.6.3 性味与归经 14.6.4 功能与主治 14.6.5 用法与用量 14.6.6 注意 14.6.7 贮藏 14.7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全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全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全蝎 1 拼音

quán xiē

2 英文参考

scorpi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orp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orpio(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corp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全蝎为中药名,出自《蜀重广英公本草》[1]。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2]。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corpio(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corpion(《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全蝎的别名

全虫、蝎子[1]。

7 来源及产地

钳蝎科动物问荆蝎Buthus martensiKarsch的干燥全体[1]。主产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1]。

8 性味归经

咸、辛,平,有毒[1]。入肝经[1]。

9 功能主治

全蝎具有熄风,镇痉,通络,解毒的功效[1]。

1.治惊风,癫痫,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痹痛,淋巴结结核。内服:煎汤,2.4~4.5g;研末,0.6~0.9g[1]。

2.治疮疡肿毒,研末调敷[1]。

全蝎为眼科常用平肝熄风药,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1)用于风中经络或风痰阻络所致目珠偏斜,视一为二,上胞下垂等,可与白附子、僵蚕等配伍。

(2)用于眼部疮疡肿毒,胞生痰核,眼底硬性渗出及增殖瘢痕。

(3)用于偏正头痛,目珠刺痛。本品有通络止痛之功,可与蜈蚣、僵蚕等配用。

10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

11 化学成分

本品含蝎毒、三甲胺、甜菜堿、牛磺酸、花生酸、正十七碳酸和多种氨基酸、卵磷脂及胆甾醇等[1]。

12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全蝎有抗惊厥作用,也可使清醒动物产生镇静[1]。全蝎浸剂及煎剂可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犬、兔的血压[1]。蝎毒可使呼吸麻痹。蝎毒等还可抗癫痫[1]。全蝎提取物还可抗血栓形成、抗肿瘤等[1]。本品有一定毒性[1]。

13 全蝎中毒

全蝎又名蝎子、全虫、主簿虫、杜白、渴沙、茯背虫等[3]。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3]。含有蝎毒素,是一种类似蛇毒的毒性蛋白,还含有蝎酸钠盐、甜菜堿三甲胺等[3]。药理作用有抗痉厥,抗癫痫,抗肿瘤,抗血栓,镇痛,镇静,拟胆堿作用,拟肾上腺素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3]。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的神经素[3]。

13.1 不良反应机制

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的神经素,明显地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活动,并能减低肾上腺素的增压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有溶血作用;还可产生过敏反应[3]。

13.2 临床表现

大剂量或误服可产生中毒,中毒潜伏期为1~4h,中毒量为30~60g[3]。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心慌、心悸、恶心、呕吐、肺、胃肠等多个器官出血,烦躁不安,四肢强直性痉挛,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昏迷,呼吸抑制,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3]。

人被全蝎蜇伤后,伤口有剧痛,局部肿胀、发黑、水泡、脓包和坏死,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恶心、呕吐、流涎、缓脉等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昏迷、呼吸中枢麻痹[3]。

13.3 治疗要点

1.被蜇伤者:伤口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3%的氨水洗涤,伤口局部注射3%依米丁1ml,或麻黄堿0.5ml,皮下注射,可止痛及中和毒素[3]。

2.口服中毒后,尽早洗胃,用硫酸镁导泻或服用药用炭,静脉输液,给予5%的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 2.5g静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3]。给予硫酸阿托品肌注, 并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静注[3]。严重时,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然后静脉推注异丙嗪、维生素C注射液,并口服巯甲丙脯酸,防治低血压、肺水肿及心肌损伤[3]。

14 全蝎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全蝎

Quanxie

SCORPIO

14.2 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14.3 性状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成。

14.4 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或淡棕色。体壁碎片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网孔和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刚毛红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

14.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14.6 全蝎饮片 14.6.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4.6.2 性状、鉴别、浸出物

同药材。

14.6.3 性味与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14.6.4 功能与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14.6.5 用法与用量

3~6g。

14.6.6 注意

孕妇禁用。

14.6.7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4.7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