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所谓义,就是适宜,适宜之中。
出自:子思[战国时期]《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释义:所谓仁,就是爱人,爱人之中,以亲近自己的亲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适宜,适宜之中,以尊敬贤人最重要。
扩展资料:
义和仁
中国华夏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管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最早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示仪仗;“羊”表示祭祀品。本义:正义;我的威仪;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有义德之美。
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上面的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形,上边两点左右均分,中间也是左右对称,象征公平之意。
第二种解释是祭祀的羊,表达的是信仰。而下边是持戈的武士,也可以是我的意思。源字的意思就是:为了公平(或信仰)而战斗,对个人则是我为公平(或信仰)而战斗。
仁义的解释与定位,最早应属老子。《道德经》:上德无为(读卫),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又以为也。
道、德、仁、义、礼。
仁者非慈。道为原始,德配太初,仁括阴阳。而至于慈?多为(读卫),多顾,多柔,多偏。是以自古先贤乃有“仁者无敌”,仁义之师,慈不掌兵之论。
仁,道德之下,亲近、亲和。人伦孝悌,自然无为(读卫)。正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仁义非慈,非虚,非名;无为而无畏。
真正仁义不仅包括“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类大仁大义。也包括亲善、亲和,孝悌!等等这类的,融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人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