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关于四川乐山方言

关于四川乐山方言

乐山话是四川方言里面比较难听懂的,很多四川人听乐山话都很吃力。在四川方言中

乐山话和泸洲话比较接近。

乐山话是全国所有方言中,唯一至今还保持着古代‘五音’色彩的语言。”这句话又怎么解释呢?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声调,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五种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现金已经分别改称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 ˇ \”四种,这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都知道的。

在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中,古代的“入声”已经彻底消失了。而乐山话恰恰还保留着为数不少的“入声”字。例如,乐山话的“的”字,读音le,我觉得可能就是入声字。“我们去打篮球,去不去?”这里的“去”字,念ji,读的时候拖得比较长,我猜想可能也是入声字。

所以说,乐山话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五音”色彩。

而我们能从乐山话里得到一些古代话音的痕迹,还不仅仅是它的“入声”字。乐山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词组。

我今天在“天涯时空”版找到一篇四川网友写的文章,文中引用了四川著名的语言大师流沙河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叫《蜀人俗语亦雅》。流沙河先生说,今天四川话中的不少俗语,其实甚为古雅。譬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形容一个没有考虑、没有计划的“弗虑弗图”,是从《诗经》而来。比喻一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混乱状的“恍兮忽兮”,是从《老子》而来。川人常食“羹浇饭”却误作“盖浇饭”,其出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羹浇饭也”,乐山话“羹”读若羔,由此转为“盖”。川人今常食的“冒饭”系“泖饭”之误,源出记载《水浒传》本事的《宣和遗事》,所谓“泖饭”,沸水烫熟即食……

流沙河先生还回忆说,1951年他在川西大邑县乡下,遇见一不识字的农妇,赶集归来,问他:“街上热闹,你不去瞩一瞩?”“瞩”,“视”也,“视之甚”,叫做“瞩”,语出《类篇》。

流沙河有个发现,凡是方言中不易写的字,可能就是古字。比如四川人比较喜欢形容宽敞的词是宽绰(读若巢,巢与绰可以音转)。

虽然流沙河先生文中指的是大众四川话,但是,在我们的乐山话中,这样的词语、词组仍然是比比皆是。

对于每天都说、司空见惯的一些词汇,我们很少去考虑它到底出自什么地方,比如乐山话听起来非常俗的“扑烦”,用普通话来说大概是“很烦”的意思,但细细一想,它其实是“颇为烦恼”的缩读罢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乐山方言的确是保留了相当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

最后,我还想特别地提一提我们的乐山一中校友——著名的历史学家、汉语言文学家,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先生的有些文学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地方性,如《女神》(1921年出版)。郭沫若出生在乐山,从小在乐山长大,虽然他后来离开家乡,常年漂泊在外,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较长,但是,他一辈子就讲他的乐山话,用他的乐山方言写诗。他朗诵自己的诗就是用乐山方言。乐山方言的Prosody(格律)跟国语、四川话(成都话)的格律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乐山方言的“入声”字很特别,所以读起诗来“平、仄”语调和国语完全不一样。把郭沫若的《女神》用国语朗诵,感觉很别扭;用乐山话朗诵《女神》,却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很好听。

我又联想到,在古代,诗词其实是“唱”出来的,而不是“读”出来的。例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汉代的《汉乐府》,宋朝的宋词,等等,在古代都是要靠“唱”的。我认为,用乐山话来唱,就更能体现古代诗词的味道。我高中的时候曾经经常用乐山话来背诵曹操的《短歌行》、刘邦的《大风歌》等很多古代诗词,感觉就特别能抒发内心的情怀,特别有味道。

我猜想,郭沫若先生后来能够成长为我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是否这也跟他从小所接受的乐山话母语教育有关呢?

难怪,国内的汉语语言学家们,但凡在做古汉语学术研究的时候,往往都要到四川乐山来作实地的考察了。据说,每年一届的全国古汉语学术研究会议,会不定期地把会址选择在乐山召开,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乐山话是全国所有方言中,唯一至今还保持着古代‘五音’色彩的语言。”这句话又怎么解释呢?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声调,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五种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现金已经分别改称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 ˇ \”四种,这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都知道的。

在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中,古代的“入声”已经彻底消失了。而乐山话恰恰还保留着为数不少的“入声”字。例如,乐山话的“的”字,读音le,我觉得可能就是入声字。“我们去打篮球,去不去?”这里的“去”字,念ji,读的时候拖得比较长,我猜想可能也是入声字。

所以说,乐山话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五音”色彩。

而我们能从乐山话里得到一些古代话音的痕迹,还不仅仅是它的“入声”字。乐山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词组。

我今天在“天涯时空”版找到一篇四川网友写的文章,文中引用了四川著名的语言大师流沙河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叫《蜀人俗语亦雅》。流沙河先生说,今天四川话中的不少俗语,其实甚为古雅。譬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形容一个没有考虑、没有计划的“弗虑弗图”,是从《诗经》而来。比喻一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混乱状的“恍兮忽兮”,是从《老子》而来。川人常食“羹浇饭”却误作“盖浇饭”,其出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羹浇饭也”,乐山话“羹”读若羔,由此转为“盖”。川人今常食的“冒饭”系“泖饭”之误,源出记载《水浒传》本事的《宣和遗事》,所谓“泖饭”,沸水烫熟即食……

流沙河先生还回忆说,1951年他在川西大邑县乡下,遇见一不识字的农妇,赶集归来,问他:“街上热闹,你不去瞩一瞩?”“瞩”,“视”也,“视之甚”,叫做“瞩”,语出《类篇》。

流沙河有个发现,凡是方言中不易写的字,可能就是古字。比如四川人比较喜欢形容宽敞的词是宽绰(读若巢,巢与绰可以音转)。

虽然流沙河先生文中指的是大众四川话,但是,在我们的乐山话中,这样的词语、词组仍然是比比皆是。

对于每天都说、司空见惯的一些词汇,我们很少去考虑它到底出自什么地方,比如乐山话听起来非常俗的“扑烦”,用普通话来说大概是“很烦”的意思,但细细一想,它其实是“颇为烦恼”的缩读罢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