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里的“角儿”的上海话还是挺正宗的。
电视剧《繁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话版的,一个是上海话版本的。导演王家卫在拍摄这部剧的时候,选择了很多上海籍演员,所以在上海话版本里“角儿”的上海话还是很正宗的。
沪语版和普通话版我总体感觉都不错,沪语版说的是道地的上海话,原汁原味的上海人说话的腔调;普通话版本用的是沪普,就是带有上海人说话腔调的普通话。我觉得用沪普要比讲究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要好得多,这里面牵涉到了上海的本土文化。上海人说普通话,应该就是带上海腔的这种语音,这种语音全国的观众大多数都能听懂,那就可以了。
《繁花》中出现的语言
《繁花》中,还有大量熟语,这是属于方言暗用的一种,如“橄榄屁股”、“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鲜”、“黄鱼脑子”、“铁板新村”等,这些就是上海人所说的“讲戏话”,幽默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带有些许调侃的味道,这些词语上海人一听到,肯定感到非常亲切。
此类词语还有许多,如“挺尸”、“死腔”、“腻心”、“脑子进水”等。以上语言现在仍在使用,这些虽然属于上海方言,但通俗易懂,即使不是上海人,阅读起来也不会很吃力。
《繁花》中部分语言的使用也反映出了上海话的变迁,像“摸壳子”、“叉赖三”这些词语,懂上海话历史的人都知道,是流行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小说奇数章所描写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慢,人们比较有空闲时间,“小透卵”和“老克拉”常常不用组织,就凑到一起“轧三胡”,也就是海阔天空地闲聊,即北方人普遍说的“砍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