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鸦片战争以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各种商品交换业务的行当,这些行当被称为“商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为了掠夺各种原料,许多外国商人纷纷来到中国,设立一些专门机构,收购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或开设一些公司,经营某项业务。由于我国习惯于将外来的东西冠之以一个“洋”字,如:洋钉(铁钉)、洋油(煤油)等,所以也将这些公司或机构统称为“洋行”。“行”字则来自原先的商行的“行”。到19世纪60年代,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已出现了二百余家“洋行”。而那些经营“洋行”的“洋商”则大发“洋财”。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望文生义,误以为“洋行”就是外国人在我国创办的银行,实则不然。
随着洋行的发展,为适当贸易需要,方便汇兑,列强开始在我国开办银行。最早提到“银行”一词的是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在香港出版的一本书中谈到“银行钱票”。“银行”英语中称“Bank”,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o(长凳)。11世纪时欧洲商业日渐兴起,当时威尼斯和热那亚曾经是沟通欧亚的贸易要冲,四面八方的生意人云集,流通着各国货币,为了鉴别和兑换,出现了钱币商,由于条件简陋,办事处只有一条长凳,所以商人称它“Banco”。在西方文明来到中国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钱庄、银号等经营货币业务的商行。当时,我国货币主要是白银。“银”字便成了货币的代词,所以“Bank”译成汉语时称做“银行”。
票号与钱庄不是同一个概念。后者无论在资金投入和业务范围都比票号要小,业务以兑换银钱为主,范围只限于本地,且客户多是那些中小资本的客商。另外,存储货币也是钱庄的一个主要项目,而这一点则与票号也恰好相反。不过,票号与钱庄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与合作的,有一些大的票号也委托当地信誉良好的钱庄作为代理处。总之,票号与钱庄在业务上并不冲突与矛盾,而且还互相衔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