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孻」字似乎只在粤语中出现,

「孻」字似乎只在粤语中出现,

你好

maple

有一段时间没有回答你的问题了

刚刚今天参考了粤语学者潘永强先生所著的《担天望地粤语趣谈》

正有对「孻」字的起源作研究。现特此以自己文字再覆述如下: Q:「孻」字似乎只在粤语中出现, 其实喱个字字源系点o既呢? A:没有错

用「孻」这字其实只在闽粤地区方有。正如清代钮琇的《觚賸续编二.亚孻成神》所说: “「孻」字不见于书

唯闽粤之俗有之

谓末子为孻”。此字亦于明清年间方出现

如---明朝陆容所著的《菽园杂记》卷十二:“广东有孻字

音奈

平声。老年所生幼子”;清乾隆十一年所成的广东《河源县志》亦有载此字: “子女末生者多日孻”。 但此字为何只在粤语中出现? 笔者以为广东这个“孻”字

纯是民间为“末子”的意思所创造的字(因可见“孻”字正包括“子”部及“尽”旁

为会意字

意即“最尽/最末的儿子”) 。这个字在粤语的读音亦为“lai 1”

而广府人说“孻仔孻心肝”就是此音之证。但此字有此读音

正写却非“孻 ” 字。 既然笔者指出“孻”是后来创造之字

那末其本字是甚么? 查其本字实为“雡/鹨”字(此两字相通

一如“鸡/鸡”相 通。“雡/鹨”原意为野鸡的幼子

后通用并引申出幼子 之意

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均有用

而非只在广府地区; 其证如下: “雡/鹨”字的读音为“lau 6” (注:a应为倒转a)

普通话音“liu 4”

古音则为“lio”;中国最早的字书《尔雅.释鸟》就有解释:“雉之暮子为鹨”;“雉”是“野鸡”之意

“暮子”即“晚出世之子”

也就是说野鸡晚生的小鸡是“鹨”。另外

晋郭璞《注解》:“晚生者

今呼小鸡为「鹨」;晚《尔雅》二百年

由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亦说: “雡...雉之莫子为雡。”此中的“莫”就是“暮”的原始字;而此二书意近

足证“鹨”也就是“雡”的原始字。 况“雡”为“雏鸡”之意

“隹”作偏旁与鸟无异

故“雡”及“鹨”的情况

正与 “鸡”与“鸡”的情况

实可考为同一字。 其实除广东外

反而大部份地区均用这个“雡/鹨”字称晚年所生孩子

或幼小的动物

例如江苏

浙江

福建

甘肃等地----江苏《盐城县志》(1936年): “暮生子谓之鹨鷇”

而“鷇”就是指由母鸟哺食的幼鸟;《广雅.释诂三》: “雡

少也”可见“雡”字也可解作“最小”之意

是由“鹨”字“晚生小鸡”的引申意。 其他参考如--《福建新通志》(1922年): “物之少者曰豚

或曰雡”;《尔雅.释鸟》: “雉之暮子为鹨

今凉州(即武威)南山有似雉而微小者

俗呼为鹨。”事实上

现时也有一种鸰鸟科的鸟儿称为鹨

这种鸟体型少

如田鹨/水鹨/树鹨等品种。 从以上可见

这个“雡'字历史源远

有二千年之历史

而且由原本“野鸡幼子”之意

引申作“一切幼少之物”的意思;同时亦有用作称呼“年幼的小孩”。因粤语的异读

亦由“lau 6” 变成“lai 1” 音。 总结而言

“lai1(雡/鹨)仔”虽经常出现在闽粤一带人口中

但却是古而有之的雅词;而广西陆川话也有称呼最少年纪的子女为“lai”

以至台湾也有“lai1儿”一语。虽一般通俗都已写作“孻”

但应写作“雡”或“鹨”方为妥当。 ~参考~ 潘永强先生《担天望地广府俗语探奇》 2005年10月初版/出版社:中华书局

拆开看可以看到子尽 所以系最后一个子 所以系最细的子

孻仔 ----- 最年幼的男儿子。 孻女----- 最年幼的女儿。 孻 -------音 拉。最后﹑最尾﹑最细的意思。 广东一带的方言常用词。 laai neoi 孻女 laai neoi 孻女 laai zai 孻仔 laai zai 孻仔 laai mei 孻尾 laai mei 孻尾 laai mei 孻尾 laai sam 孻婶

孻:音 拉。最后.最尾.最细的意思。 广东一带的方言常用词。 孻仔:最年幼的男儿子。 孻女:最年幼的女儿。 2006-12-22 13:23:06 补充: 词汇类别: 形容词 粤语拼音:laai 声调:孻1意思:最末的.最小的语言发展既野无得话点解,好多已经无从溪考。请留意只系我地广东话先会咁叫,国语不会用这个字。孻:最后.最尾.最细的意思.因此,在兄弟姊姊之中排行最细的是男仔便叫孻仔.如果是女仔便叫孻女.而姑妈是比爸爸为大而并非最细,所以不能称为孻姑妈.比爸爸细的妹妹便称为姑姐.排行最细的便称为孻姑姐.所谓<孻仔孻心肝>就系解:最细的仔女通常都系最得妈咪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