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的代码~
间隔号基本用法有三种:1. 标示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2. 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以及词牌名和词的标题之间的分界;3. 隔开月份和日子。
间隔号的由来
胡适在1915年9月18日的日记(收入1939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藏晖室札记》卷十一)中主张在汉译的外国人的名和姓之间加(、),如“弗兰西司、培根”。这个句读符号用来分隔姓名容易叫人误会前后是不同的人,所以后来通行的是中圆点。陈望道1919年10月12日写的《新式标点的用法》(《教育潮》第5期)提出以(?)作“音界标”,说明“音声应该分读的,该用音界标标明”,所举实际用例为“腓路德南·冯·徐柏林者德之贵族。——学艺二卷”。1922年他在《作文法讲义》附录《新式标点用法概略》中改称“音界号”,说“音界号·表示此处字音应该分读”,示例有“亚历舍·托尔斯泰”等。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没有赋予这种“区别外国人姓名的圆点儿”以特定名称,把它视为“顿号的变种”,放入顿号一节中介绍其用法,说明它当时尚未取得法定的独立地位。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把它作为单独的标点符号之一种,称为“分读号”。张寿康的《标点符号手册》(1953年版)称之为“音隔号”。《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65年修订本也作为单独的标点符号之一种列入《常用标点符号简表》,并赋予今名——间隔号。 1951年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修订时增加了间隔号,从而确立了它的法定地位。
从现存西塞罗演说《在韦勒斯》1世纪抄本残篇可以看到古罗马人在词与词之间使用间隔点(·)作为分词手段(参见第二篇2.2)。现代间隔号(separation dot)来源于西文作为音界符号的“中圆点”(centered dot),例如在词典的词目中用来标示音节的分界,所以最初引进汉语时被称为“音界标”“音界号”(台湾至今仍称为“音界号”)。日本称(·)为“中黑”,在明治时期音译西方人名即用来分隔人名的各部分。英语用间空分隔一个人的姓和名,连续书写的人员名单中有时用中圆点分隔不同的人名。例如,《韦氏第九版新大学词典》刊载的该书高级编辑名单为:James G.Lowe·Robert D. McHenry·Roger W. Pease ,Jr.;美国出版界著名人士联名祝贺《出版商周刊》创刊 125 周年,刊载于1997年6月特刊的名单为:Ronald Firbank·F. Scott Fitzgerald·Gustave Flaubert(...)Delmore Schwart·Peter Dale Scott·W. G. Seb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