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中国”一词

“中国”一词

史料中,中国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中国一词的狭义用法,是指“万国之中心”、“天下之中心”而言。中国一词的最早使用,目前所知是在周武王时期。1964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的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配铭文中,有一段追溯周武王灭商之事的文字“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辟民。”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大邑商”指商都而言。铭文大意是:武王攻克商都后,祭告于天曰:我将要居此中国,自此治理民众。这里所说的“中国”,就是万国之中心、天下之中心的意思。甲骨文有一条卜辞云:“己巳王卜贞,口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文中所说之“商”即商朝都城所在地,即所语“大邑商”,京师以外四方之领土,被称为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大邑商居于四方之中即天下之中,正是“中国”的意思。这和《何尊》“宅兹中国”的含义完全一致。由此可知,中国一词虽然最早见于记载周武王事迹的铭文之中,但它的出现和使用当在周武王之前。

国字,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作“或”,《说文》既训国为邦,又训邑为国。其义是指国都(京师),与“野”为对文。中国二字联用,其义即为“天下之中心”。古文献中这种用法较多,如《诗·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将中国与四方对举,毛亨传云:“中国,京师也。”郑玄笺云:“京师者,诸夏之根本。”也含有是天下中心之义。

中国一词的广义用法,则是指整个国家的领土而言,这是当时更为普遍的一种用法。如《尚书·梓材》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其意是皇天赐与先王以中国的民众与疆土。先王指周武王。文中所说的“中国”是指全中国而言,所以孔颖达将这句话解释为:“今大天已付周家治九州之中国民矣。”当时的中国具体言之包括哪些行政区域呢?古代文献中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为“九州”说,一为“五服”说。

商周时期已经把中国所管辖的领土范围称之为“九州”。“九州”亦称“九有”,《诗·商颂·玄鸟》云:“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亨传云:“九有,九州也。”郑玄笺云:“方命其君,谓遍告诸侯也。汤有是德,故覆有九州,为之王也。”有一种意见认为“九州”之说始于战国,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才明确地把中国的领土划分为九个州。战国时的思想家邹衍也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他还将“中国”与“海外”对举,以为中国境内的事务是可以知道的,而海外之事则“人之所不能睹”。其实,在中国古代“九州”的观念起源较早,战国时人应是在继承前人观念的基础上对某些具体说法有所发展,而并非始创。《尚书·夏书·益授》则把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为“五服”,云:“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伪孔安国传》云:“五服,侯、甸、绥、要、荒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五千里。”唐人杜佑在《通典·州郡序目》中将“五服”的范围解释为“九畿”,即在王畿之外,还有“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藩畿。各相去五百里为限也”;“自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即九畿也”。其实,所谓“五服”与“九畿”只是划分方法的不同,所包括的领土范围是一致的。“五服”的地域也就是“九州”的范围,二者也只是划分方法的不同而已。

与广义的“中国”含义相一致的,还有“天下”、“四海”等概念。古人常将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之为“天下”,如《尚书·周书·立政》云:“周公曰:……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明确认为“天下”的范围指“四海”之内而言。《尚书·周书·吕刑》也说:“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尚书》中所说的“天下”,其义犹如今人所言“全中国”也,它包括了当时华夏和四夷的地区在内。《诗·北山》所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讲的就是“全中国”的意思。古人还将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之为“四海”,如《诗·商颂·玄鸟》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郑玄笺云:“王畿千里之内,其民安居,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经界。言其为政,自内及外。”孔颖达疏云:“殷之邦畿之内,地方千里,维是民之所安止矣。然后始有彼四海。言高宗为政,先安哉内之民,后安四海之国,以为己有,由此能有彼四海。故四海诸侯,莫不来至。”《尚书·舜典》亦云:“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伪孔传》云:“四夷绝音三年,则华夏可知。”关于“四海”所指的地域范围,孔颖达疏引《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是说“四海”包括了华夏和四夷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