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族是古西羌族的一支,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Tangghut”(党项)这个名字起初出现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时间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党项这一名字来源于某种阿尔泰语系的形式,可能通过于阗语或粟特语从吐蕃的自称衍生而来。
西夏人
在汉文中,党项又称作“唐古特”或“唐兀”,是对生活在青海湖、甘肃地区的部落群体的通称。党项族是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生活在青海湖周围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这一地区位于吐蕃东北部,称作“安多”,早期的党项和吐蕃族人混居于此。
西晋末年,鲜卑族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至枹罕,后逐步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氏部落,建立了名为“吐谷浑”的国家。党项人在与鲜卑人的战斗中最终以失败告终,以拓跋氏为首的一支党项部族不愿融入鲜卑族,选择外迁逃离。他们迁徙到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的山谷地带,这个地方叫做“析支”。
西夏皇陵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踌招谕党项归附,党项首领之一细封步赖率部归唐,唐朝在其地析支地区设轨州,授细封步赖为刺史,自此其他党项部落纷纷归附于唐。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恃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对唐朝给予的待遇不满,起兵反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族受其煽动,建议将居住在析支地区的党项人迁往银州以北,夏州以东一带居住。唐朝采纳郭子仪的建议,召党项族首领拓跋乞梅、拓跋朝光入朝亲见,给予重赏,令其安抚部族内迁。自此拓跋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拓跋朝光居银、夏州,号平夏部。
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因替唐朝镇压黄巢之乱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此后,李家世代率领定难军。宋初,党项拓跋部李继迁不愿归附宋朝内迁汴梁,起兵反宋。李继迁军事才能出众,打败宋朝的多次进攻,党项从此从宋朝独立。
经过党项首领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