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於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10516字。
中华法系已知最早的法典公认为公元前五世纪李悝编订的《法经》,***分为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以后历代相继承袭和不断发展。
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的科技百科全书《科学技术百科全书》》(***30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一说孙膑])。 又称《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或《孙武兵书》。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最杰出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其作者春秋时期孙武被称为"武圣人",与"文圣"孔子齐名。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末期的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孙武是齐国人,后来迁都吴国。
《禹贡》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它仅用1100余字,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历代儒者奉为圭臬,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然而说它古老,它究竟成文于什么时代呢?
传统的记载,《禹贡》是大禹治水时所积累地理知识的总结,因此它成书于夏代。《尚书·禹贡》说大禹分九州,根据山川和不同的土壤制定贡物和赋税,称之为“禹贡”。《史记·夏本纪》更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因当时食物短缺,禹为了“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施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的方法,,互通各地山川之便利,并说大禹治水划九州,是从冀州开始的。因此,《尚书》的编定者把《禹贡》列入夏书,认为它成文于夏代。
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今新蔡县人),博通经史,著作甚丰,所撰《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uā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而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才有较大的发展。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训诂汇编。它并非是一人一时之作,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资料而成。历经秦火、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一楼所说不对:《世说新语》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南朝刘宋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