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势均力敌
成语辨析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2]?[3]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1]
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势均力敌,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jūn lì dí,意思是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出自《南史·刘穆之传》。
中文名
势均力敌
外文名
Be well-matched in strength
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注音
ㄕㄧ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
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示例
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1]
成语出处
力敌势均,终相吞咀。[1]? 《南史·刘穆之传》
成语故事
北宋,王安石推行新法,吕惠卿极力巴结他,帮助推行新法,参与有关重要的变革措施,受到王安石的器重。吕惠卿鼓动王安石倡导暴虐的政策。王安石被罢相时,吕惠卿与他势均力敌,就想方设法倾轧与陷害他。[2]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不相上下、棋逢对手[1]
反义词天差地别、寡不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