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即理解或翻译)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一次偶然的课堂教学事件告诉我,“联系”便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年前,我教学《口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 2003年5月第五版)一课时,讨论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的翻译时,一位女生发言说:“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参考书》上的说法),话还没说完,有一位男生 “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笑,他说:“这些宾客在做广播体操啊?”这一问,反把我给问住了。是啊,宾客们惊讶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如此一致,怎样理解恰当呢?稍思片刻后,我反问道:“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吗?”同学们马上回答道:“以为妙绝。”“对啊,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怎样理解这句呢?”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普遍认为这句应理解为:“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认为好极了,有的伸长脖子,有的斜眼旁视,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赞叹。”这件事,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深深地懂得了:解读古诗文的词句,除了借助于有关工具书、参考书(参考书仅能提供参考)外,还必须联系作品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身经验,仔细推敲,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真正理解其内容。
一、联系作品内容解读
如果割断了文章的前后联系,就词解词,就句释句,那就很难把握作品原意。
如对《蒹葭》(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溯游”一词的理解,教材上的注释为“顺着河流往下走”。但联系全诗的中心意思和表达风格,我觉得理解为 “沿着直流的水道往上走”似乎更确切些。《蒹葭》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思念和渴求相见的恋情。若按该教材的注释,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便理解为:“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弯又长。顺着河流往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这样,给人的印象则是:主人公犹豫不决,徘徊不前,无渴求相见之心,缺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气。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对“游”一词如何理解。《辞源》将“溯游”的“游”解释为“河流的一段”(第 1835 页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1 年 12 月修订第一版)。《中学生文言词典》(第 430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一版)亦缘此说。 王力 先生则认为:“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古代汉语》第 455 页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 1962 年 11 月第一版)。仔细想来,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没有排斥“直流”,后者也没有排斥“一段”,可综合起来把它理解为“河流当中直流的一段”。那么,既然“溯洄”解释为“沿着弯曲的河道往上走”,“溯游”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沿着直流的河道往上走”。这样的理解既切合实际,也符合诗意。一条河流无论总体怎样弯曲,但总有一段或数段是直的。从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主人公越过了险阻,来到一段平直之处,眼前出现了“伊人”的幻觉,这是符合常理的。同时,这又暗示着:只要不怕艰难险阻,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事物终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再从表达风格上来说,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全诗***三章,每章只是变换了几个字,很好地表现了反复咏唱、缠绵无尽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讲,“溯洄”、“溯游”中的“溯”都理解为“逆水流方向而上”,也是与全诗重章叠句的写法相一致的。因此,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这样理解: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弯弯,崎岖而又漫长。继续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忽而变直了,仿佛她在水中央。
再如:我在教学《三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一课时,不少同学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翻译为“除非正午,才看不到太阳,除非半夜,才看不到月亮。”这正好与文章的原意相反。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理解,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参考书》上的解释。其实《参考书》上并没有“才”这个字,那句中的“除非”是“除了”的意思(如果把它与“才”搭配起来,便是“只有”的意思了)。再让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句突出的是“两岸连山” 的高峻,应该理解为:“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苏教版新课程教材中是这样注释的),或“除了中午,看不到太阳,除了半夜,看不到月亮”,或“只有在正午,才看到太阳,只有在半夜,才看到月亮”。
二、联系社会实际解读
对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如果脱离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实际,凭自己的一般经验或想当然望词释意,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其内容、含义,有时还会闹出笑话。如:《曹刿论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一课对 “ 登轼而望之 ” 中的 “ 轼 ” 解释为 “ 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 。与之相配套的《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上将 “ 登轼而望之 ” 翻译为: “ 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 ” 这实在令人费解。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曹刿并非毛头小伙子或平衡木运动员,哪有如此敏捷的身手蹿到 “ 车前用于扶手的横木 ” 上“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呢?更何况那种车前横木是供乘车人扶手用的,不可能像我们今天的平衡木这样富足结实吧,而且古战车前面都用东西固定好套在牲口 ( 以马为主 ) 上 , 这些牲口也不可能像木头那样纹丝不动。人站到那上面很专注地向远方眺望是不可思议的。即使要站到更高处远望,车盖(车篷)不是更好吗?因此, “ 登轼而望之 ” 中的 “ 轼 ” 应理解为 “ 手扶着车前横木 ” ,这句应读作: “ 登 / 轼而望之 ” ,意思应当是 “ (他又)登上战车,手扶着车前横木,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