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关于科举制度文化

关于科举制度文化

.chiculture/11021102a05 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度,它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比世卿世禄制、察举制更具有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这一点在唐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改变了整体官员的结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选拔了大批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统治人才。 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促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从而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进步。科举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另外,正因为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所以东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科举考试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和某些方法,对于今日的考试也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文化水平较高 在古代中国,国家官员的来源主要为:恩荫补官、荐举入仕、科举取士、胥吏出职、军功补官、进纳买官等。其中,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因此科举出身的官员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比较注重社会各阶层的整体利益和统治阶层的长远发展,因而可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效能。 打破仕途垄断局面 科举制度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成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朝廷通过科举可以从社会各阶层中,选拔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这对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有利政治、社会发展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通过科举也的确选拔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例如唐代的姚崇、陆贽、裴度、张九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宋代的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颂、章惇、李纲、虞允文、真德秀等都是科举出身的。其中不少人更是出身寒微,如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等,完全是凭借科举才可以踏上仕途的,包拯、王安石的父辈也仅仅官至县令,不通过科举及第,他们也很难位至宰执,参与国政,在历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科举取士的目的之一,就是笼络天下士人。传说唐太宗曾经私自登上宫殿正门,看见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创新制笼络士人 为了笼络士人,宋代科举还创立了「特奏名」制度:凡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积累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之后,不经解试、省试,仍可以由礼部特予奏名,直接参加殿试,分别等第,都赐予出身或文学、助教等官衔。 科举使读书人数激增 科举考试逐渐成为选拔官员(尤其是中高级官员)的主要途径,读书→科举→做官,也就成为人们飞黄腾达的捷径,这就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于是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宋代的《劝学诗》、《劝学文》云:「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读书是为了做官的心态。 学生激增,学校发达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如北宋时期,先后就掀起了三次兴学 *** 。宋徽宗时,太学生达3800人,全国官学学生***有16.7万多人。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22年),国子监学生即达近万人。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 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visit the about the exibition of ancient China Examination

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

科举制度无疑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历史名人是极少数。在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开放给不同职业,公正:科举制度先于外国--从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发展历史来看,相对于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朝所创立的科举制度确定了由 *** 出面招考、考生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扩大了应试者的范围,反映了科举的开放性特征。科举制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为了确保这种形式上的平等,科举取士本着“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了实现公正, *** 还制定了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考试规则,以防止越轨行为,如锁院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誊录以防关节、内外帘之隔以防串通作弊、场后复试以防冒名顶替、考官回避制度以防徇私舞弊等等。科举制在形式上的这种平等、公正性,给每一「田舍郎」送去“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社会草根阶层开辟了人生之旅的登天之梯,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疏通了一条制度通道,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不稳定性因素,适应了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成为中国1000多年封建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因此,美国著名汉学家HGCreel博士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物,科举制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历史上一些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在本国设立科举制度。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官选拔制度和当代的教育考试制度都来源于此,并一直沿用至今。 影响中国习俗:一种制度形成后,即便你把它废除,它持久的影响也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风俗方面。科举依然对现代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科举对文化习俗的流行具有自发性,有的科举习俗可以转化为新的民俗,如流行于厦门、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社会的中秋“博饼”习俗就是一例。“金榜题名”仍然是现代学子的梦想, “独占鳌头”激励著赛场上选手们的昂扬斗志,“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科举制度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状元文化”等一批次生文化,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文化生命力。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考状元”、甚至“养猪状元”等一系列“状元文化”熟语,成为当代社会鲜活的口头用语。民间也有不少以“状元”命名的特色食品

如“状元饭”、“状元糕”、“状元茶”和“状元红”,并引发出许许多多的商业大战。由科举文化演化而来的词汇“文曲星”竟然被现代社会包装出价值上亿元的电子词典类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科举文化这块潜在的传统文化资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商家的眼球,部分聪明的商家已经从中掘到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现代旅游开发:(1)、北京顺天贡院(2)、南京江南贡院(3)、上海嘉定“中国科举博物馆”(4)、河北定州贡院(5)、四川阆中科举文化街(6)、宁波慈城“天下进士城”(7)、北京门头沟“中国'金榜'文化节”....

参考: blog.science/home?mod=space&uid=437607&do=blog&id=3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