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法门。是菩萨所修之法。“度”的梵语谓“菠罗密”。其涵义是:“从此岸渡到彼岸”,使众生脱离苦海,了脱生死,圆证佛果。
持戒------是对自己的约束。由于众生多生多劫养成了贪的习气,在欲望贪心的驱使下,很不容易自觉放下。因此,用持戒的方法来强制约束自己。
忍辱------是对万事万物诱惑自心的一种忍耐。由于习气深重,尚未悟透各种利益及万事万法皆乃空相,实不可得。即使开悟,习气也非一日即可除尽。这些欲望习气使人凡心不断,时时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使自心不得清净。因此,忍辱正是对外界诱惑及内心习气的忍耐,只有在长期的忍耐中,才能断掉这些习气。如无忍辱,在世间很容易被世俗所染,从而随波逐流,懈怠坠落。忍辱并非只对逆境而言,无论顺逆之境都是境。而且顺境之中更易使人麻痹松懈,得意忘形,心生傲慢。因此,无论何境,都能忍得过去,才能在万境之中不动心,最终才能真正进入禅定。
精进-----是对你破障和放下程度的检验,许多修行人虽也心诚,但多年修行却无精进。主要原因是,尚不明白什么是精进。许多修行者认为,只要每天坚持念经、念佛、打坐修禅定就是精进,其实不然。真正的精进是指你在修行过程中,每天破除了多少障碍?放下了多少执着?改掉了多少习气?心清净了多少?向本性靠近了多少?在这些有质有量考核内容的前提下,体现出你在修行过程中迅速地靠近本性,才能称为精进。脱离这些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空谈精进和修行。这些内容,正是对布施、持戒、忍辱三法修持程度的检验。如无精进,说明你前三度修持不得法而无效。精进的检验方法,一是每天晚上,对当天修持情况作以分析总结,从破障碍、断执着、改习气、心清净四个方面检查自己。二是梦中检验,如果白天可以做到不动心,梦中还有贪财、贪色、贪吃、瞋恚、恐惧等念生起,仍不过关。如果梦中动念,醒后要立即忏悔,逐渐才能在梦中警觉。如此修行,才能精进。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必退。
修禅定的方法分两个方面:
一是动态中修禅定,二是静态中修禅定,二者必不可少。
动态中修禅定,是指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一点一滴各种境界时,心是否能不被外境所牵。例如,吃饭时,认为今天的饭菜对自己的胃口,就多吃一些。否则就少吃一些;当别人误会、攻击、毁谤你,甚至故意刁难你的时候,你有没有丝毫的委屈、烦恼、记恨等念头的出现。这都是遇境动念的表现。如果再细分析,“今天的饭菜对自己的胃口”这一念头,本身即是分别心。再继续分析,这里还有“自己”,则是“我执”未断,有我执而产生分别,由分别而产生贪心。在吃饭中的禅定,则是“食而不知其味”,无分无别不动念头,吃饱即可。但是,就从吃饭这样的小事上,能够做到禅定也绝非易事。对别人的误会、毁谤,如生委屈、烦恼之念,说明心理还在执着“有”,执着虚名,仍未看空和放下。
般若-----即究竟圆满的真实智慧。禅定的目的正是为了般若。只有真实智慧的显现,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你才能突破重重障碍,见到真我本性,才能悟透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悟透宇宙和生命真相后,并非已达成目的,智慧的显现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运用,智慧又如何显现?因此,在智慧出现之前,禅定是手段,般若是目的。在智慧出现之后,般若又变成了手段,而指导众生实践又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