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写好?甘?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解词的方法。
2.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彼得实现梦想的过程是曲折艰辛的。
3.能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交流梦想,导入学习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能和大家说说你有什么梦想吗?(指名3-4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
2、同学们所说的梦想就是你们的理想,有了梦想,我们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心中就会充满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梦想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彼得?弗雷特。
A、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彼得的彼它是生字,彼,双人旁,右边是皮球的皮,要注意皮的笔顺。--这就是彼
B、下面看老师写名字,想一想,这个名字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3、齐读名字。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外国人名字的特点:
A、中间的小圆点可不是一般的小圆点,它把名字分隔成了前后两个部分,所以我们叫它分隔符号。
B、我们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而在欧美国家,人的名字和我们的正好相反。分隔符号前面的是人的名,分隔符号后面的才是他的姓。
C、彼得弗雷特,姓--?名?
5、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课金子(板书课题),了解彼得的梦想,感受他梦想实现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本课生字,看,这些都是本课的生字,哪些不用老师教,不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了啊?(生识字)
2、你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教呢,你就认识这么多字了,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
(对提前预习的,师评价--你真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对查字典认识的,师评价--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向字典老师请教,是一种好方法;对读课外书的,师评价--多读书,能让我们增加识字量。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处处留心积累学问,做个善于学习的有心人。
3、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把自己还不认识的或者识记得不牢的字借助课后拼音学会了,并把课文读通,标上自然段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已经读完了,那你看看屏幕上这些带生字的词语你全会读了没有?如果还有不会读的或读得不熟练的,赶快再看看书上的拼音。(师出示词语,生自主认读)
5、生练读后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A、都会读了吗?好的,开火车轮读词语,一人一个。
B、谁能一下子把这些词语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通句读文,理解词语
1、过渡:生字词语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啊?那屏幕上的这几句话肯定难不倒你们。这几句话话特别难读,我在读课文的时候读了好几遍才读好呢。看,第一句,谁来试一试。
A、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学生可能读错的地方:结果的结在这里读第二声,如果有学生读错读成第一声,老师相机区别结果的两种读法,表示事情的结局,读第二声;表示植物长果实,读第一声。引导学生关注结果后面有逗号,要停顿。
怎样离去才是?扫兴离去淘金的人为什么会扫兴离去?哪个词语告诉我们淘金的人?没有找到一点儿金子 (?一无所获?)?
(师小结:看来,好好读课文,有些词语的意思我们很容易就能读懂。)
2、这里还有3句话,都比较长,你会了吗?练一练。(整体出示三句话)
3、谁来读一读?你读哪一句?
B、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
在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几乎?的正确读音,以及?一丁点儿?的儿化音读法。
怎样干,才能算是埋头苦干?
(师小结:彼得为了找到金子,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翻地挖掘,他这就是?埋头苦干?,看,课文内容里就藏着埋头苦干的意思了,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有所发现。)
C、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在练读中引导学生能够将这段话读得正确、流利。
这句话中,你有什么词语不理解吗?(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请知道词语意思的同学讲讲。)
如有学生提出?坑坑洼洼?不理解,教师做下列引导:
预设1、如果有学生回答出,就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可能会和自己生活中的所见相联系,师在小结中表扬学生:你能联系生活情景来理解词语,学会了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预设2,如果学生答不出,师引导: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和坑坑洼洼正好相反?找一找是哪一个平整? 又是什么意思?(平坦整齐)知道了平整的意思,我们就知道坑坑洼洼的意思是不平坦、不整齐,高高低低的。根据反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D、?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在练读中指导学生能够将这段话读得正确、流利,能够按照标点停顿。
这句话中有个新词叫?若有所悟?,谁知道它的意思?
预设1、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出意思:好像有点明白了什么。师问:这个词语中,哪个字是?明白?的意思啊?哪个字是?好像?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评价:你能扣住关键字来理解词语,看来你对语文学习的方法已经有所悟了。
4、长句会读了,读课文就容易多了。指名一组学生轮读课文。
(师关注学生朗读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字音都读准了,读得真流利,读得时候看清楚了标点,读得还有感情 ,对于读得不好的,及时给予指导,让他读通都顺。)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在短短的二十多分中时间里,就会读了课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呢?他的梦想实现了没有?(生读文思考
2、交流:
A、彼得的梦想是找到金子,追求财富。(板书:财富)
B、彼得实现了梦想,文中哪一段告诉我们了?
C、出示齐读第7自然段。齐读,这里的?终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彼得实现梦想过程很困难,不容易)
D、师引导小结:彼得实现梦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没有一下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一开始去做什么了?(淘金,结果一无所获。)淘金失败后,他又去干什么了?(种花。)课文哪几小节讲他种花?最后讲彼得实现了梦想。
(师在学生的交流和自己的小结中完成板书)
3、从?终于?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彼得实现梦想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
五、品读课文首尾段,读出对真金的困惑
1、在彼得实现梦想后,他说了一段话,是怎样说这段话的? 什么是不无骄傲?
2、 预设:如果有学生回答是?一点儿也不骄傲?,你怎么会认为是这样的?无是什么意思?不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不是没有骄傲?就说明有些骄傲?
3、他为什么有些骄傲? 因为这么多人,只有他一个人找到真金,所以,这里的骄傲其实是说彼得很自豪。
4、让我们有点儿自豪的读读这段话。
5、在语境中仿造词语;彼得实现梦想,有一点骄傲,可以说成是不无骄傲。那如果同学们听到春游的消息,大家都有点儿兴奋,可以说成是--不无兴奋。
那你如果考试考得不好,有点儿难过,那就是--不无难过。
6、彼得找到真金了,那么其他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7、交流。
A、去找金子的人多吗?哪一个词语告诉我们去淘金的人多?理解?蜂拥而至?。生活中你见到过人们蜂拥而至的场面没有?用蜂拥而至说句话。
B、那么多人去找金子,找到没有?(板书:绝大多数人)
C、绝大多数人没有找到,那么还有少部分人呢?他们找到了没有?
D、既然也有人找到了,为什么彼得还说自己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读到这里,不知道你有什么疑问?(真金是金子吗?真金和金子一样吗?为什么说彼得找到的是金子)
E、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学习探究。
六、指导生字书写
1、下面我们来写字。这一课有10个生字?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老师觉得每一个字都难写,但是只要你掌握了写字的方法,认真去写,每个字都能写好。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写写?甘?,这个看上去简单,写好它却不那么简单的字。怎么记住甘?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记住甘字的?看,这就是一个舌头,上面放了一块糖。(师边说边演示)觉得甜不甜啊?所以甘的意思就是甜。实话告诉你们吧,这个方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古时候的人想出来的。古人造字的方法多巧妙,既让我们记住了甘的字形,又让我们记住了甘的意思。
2、怎么写好甘?交流。
3、师范写,边写边引导学生关注甘的笔顺
4、生描红临写。
七、作业
1、 熟读课文
2、思考:真金和金子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教后反思]
一、上课后的第一感觉
我上课一向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这节课上完之后,内心没有涌动几次试上时曾经有的那种酣畅淋漓,但却又有种回味无穷之感。想到自认得意之处,内心一阵欢喜雀跃,想到哪些不够圆满之处,又止不住地意兴阑珊。
二、 课中让我甚是得意之处
1.任何的好课都来自教师精心的预设。
我想一线教师对这一点都是不可置否的。课前,我在想,我是借班上课,我能通过40分钟带给一群不甚熟识的孩子以什么;我又要通过这次研讨呈现给牺牲周六休息时间,来听我课的老师以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将今天这节课的.设计重点落实在了三维多元目标的第二个维度上,即过程与方法的展现,因为新课改以来,在三维目标的把握上,?过程与方法?是一个较为薄弱之处。强调过程于方法,当然不是舍弃另外两个,而是在有效融合的基础上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课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不遗余力地借助文本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词语的各种方法;可以看到我紧扣关键词?终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这一些,都是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2.任何的好课都必须有正确的学生观。
每个借班上课的老师,都希望班级的孩子是优秀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促成教学的成功。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这节课中,学生个读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朗读能力这么差。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吧,相信这班级里肯定有很多孩子朗读能力是好的,可我老是找到那些有缺陷的。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学习水平和状态,无疑打乱了我预设的教学节奏。说实话,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什么,心里虽然难免有些着急,但只是觉得不能放弃这些孩子,不能让这些孩子的朗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过场,至少应该让他们在我的课上有所进步。所以,向来急性子的我,在今天这节课上,多了几分耐心,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其实,有些做法在课堂上我也来不及深思熟虑,只是感觉就应该那样做,特别是在轮读课文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连续读了两次都读不好,但她也想读好,我发现她很无助,就不假思索地采取了和她一起读的策略。课后,方教授对此做了较高的评价。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教学行为的产生,是和这几年学生观的逐步清晰分不开的。换了以前,难不成就是让这些孩子坐下,至多请好的学生再读一读,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节奏。
当然好课的标准很多,我就说说这两条,使自己的课向好课靠得近一些。
三、课中让我不无遗憾之处
1.遗憾之一:教了方法,却没有让学生用方法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多种解词方法,可是在课上我却忽视了让学生进行运用。比如,对文中最后一节?不无骄傲?的处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去理解。可在课中,我越俎代庖,依旧是自己引导着他们去感知理解,让孩子学到的方法无真正的用武之地。
2.遗憾之二:尊重学生,但狭隘演绎了尊重的内涵
在课的结尾部分,我设置了一个让学生质疑的环节,本意是希望孩子能读出对?真金?的困惑,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生成目标。前两次试上,孩子们都能如我所愿,提出问题。可这次教学中,孩子仿佛思维达不到那个高度,最终所谓的问题,只能是我引出。课后我想,孩子在课上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思维状态,我尊重学生,不该只局限于态度上的尊重,更要扩展到对待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程度、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等,不该以老师设计的问题去替代孩子的认知困惑,而是应该让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上。
不管怎样,课已结束,欣喜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成长,也希望自己的课能够给各位同行以启迪,以不辜负大家在冬日里牺牲的那一天休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