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辞海确立了十年一修订。
详细解释:
1981年,《辞海》立下“十年一修订”的规矩,紧贴社会发展变迁的需求。这意味着,每隔10年,这部综合性大辞典都要进行增删修订,这在国内外辞书界都是少有的。
《辞海》简介:
《辞海》是在中华书局陆费逵主持下于1915年启动编纂的汉语工具书,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二字源于陕西汉中的汉代摩崖石刻《石门颂》,取“海纳百川”之意。
《辞海》(第七版)彩图本于2020年8月出版,总字数约2350万字,总条目近13万条,图片1.8万余幅。其中,普通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百科条目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约占三分之一;哲学社科、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约占三分之二。
《辞海》历次修订:
1、1936年版
《辞海》先以预约销售方式发售,分为甲乙两种16开本,分别用圣书纸、道林纸印,定价为24元、20元;为了便于携带,还出版了32开缩印本,同样用两种纸印,定价为12元、10元,为丁戊本。在1936年12月出版前就预约售出了三万余部。
1938年,又印32开次道林纸本称戊种,定价6.5元,丙丁戊三种缩本于1941年印有25开报纸本。据估算,从1936年到1949年解放前14年间,《辞海》的各种版本销量累计应超过100万部。
2、1965年版
1957年版《辞海》,按照舒新城对1936年版《辞海》的“剃、梳、篦、增”四字修订意见,强调应使“外行看得懂,内行说不错”,“有意识地选择政治上能鼓舞人或生活上有意的事例作证”的目标、原则,直到1960年3月,《辞海》试写稿问世。
11月,在初稿基础上,形成《辞海》二稿。1961年10月,按学科分类编排的16分册试行本在内部出版发行。1963年4月《辞海》(未定稿)在内部发行,1965年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