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
《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箪食壶浆”的“食”要读成sì,去声。结构与“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相同,为“[箪]食[壶]浆”,即“[以]箪(盛)食,[以]壶(盛)浆”。
“食”读成sì,属于破音异读,即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成去声。
“箪食壶浆”的“食”读成sì,与“食马者”中的“食”读为sì不尽相同。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韩愈《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sì)之,比门下之客。”
《鱼藻之什》、《马说》和《冯谖客孟尝君》中的“食”读作sì,属于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均作“给他(它)吃”解,如为动物便可直接解作“喂”。
而“箪食壶浆”中的“食”读作sì,则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古汉语的异读主要有三类:一是古音异读,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a)”,一是通假异读,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yue)乎”,一是破音异读,即词类活用后读成去声,古称“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