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爸爸看到子女的好,妈妈却挖苦子女,明显源于爸爸没有控制欲,而妈妈却有控制欲。
2. 妈妈却挖苦子女,明显是妈妈想通过过度补偿孩子控制孩子,但又过度嫉妒孩子,所以形成矛盾心理。
一般从小被父母伤害过的孩子,都在心里默默说过一句话: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他。如果这个誓言成立的话,那词典里就不会有代际传递这个词语。
但事实上,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做了父母之后并不会天生就会爱孩子。在意识层面,他们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内在小孩,努力补偿那个小孩,补偿曾经受伤的自己。但是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又会嫉妒自己孩子,孩子的快乐会激起他们内心的伤痛。他们会认同父母的养育方式,认同父母的强大。然后把同样的伤痛,施加给自己的孩子。
曾奇峰老师说:父母会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创伤,从而把孩子培养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很多父母,自己吃过不少生活的苦,他们也能立志好好奋斗,让自己的孩子过好日子。可是看到孩子开始衣食无忧的时候,哪怕睡一个懒觉,买一次高端水果,他们都会絮絮叨叨好久(用絮叨嫉妒孩子的幸福)。
父母通过“重复”过去的方式,操控孩子的人生。还会用一句“我们小时候比你惨多了”,来激起孩子的无力感。这代代相传的伤痛,成了一代代孩子对父母的怨恨。
3.贬低孩子,剥夺了孩子的自尊,也可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当父母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会通过掌控孩子人生的方式,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父母操控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用内疚操控,有的是用冷漠操控,有的是用暴力操控,有的是用贬低的方式操控。
窦文涛说了一个观点:贬低孩子,本质上是一种操控,他们就是想看着孩子恐惧。
“让孩子觉得害怕”,这的确是很好的操控方式。我们很难控制一个比我们强大的人,越是弱小的人越容易被控制。所以父母喜欢通过贬低、否定的方式,让孩子觉得“我这么糟糕,除了父母没有人要我”,从而更好的控制孩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爱,是为孩子好。
4.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爱,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实实在在的爱是不必慌张与害怕,是付出可以得到回报,是我爱你你也爱我,是我有安全感与勇气。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很多父母本身都是受过伤的孩子。虽然如此,但是想要终结代际传递,享受流动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从改变自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