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我走过很多的山水,也遇到了不同的塔。
觉得应该作一辑,记录下来。
安徽宣城古称宣州,名胜甚多。此双塔位于敬亭山脚,敬亭山即李白“想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所指。
广教寺始建于大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为江南千古名刹,曾与九华山化城寺、黄山翠峰寺、琅玡开化寺合称四大名寺。曾有“ 山前山后寺连珠,寺外青山列车图,山中不雨花常润,林下无人兰自馨 ”的壮观景象。史书记载:
广教寺兴盛于宋元时期,清代乾隆年间毁坏严重,历代曾重修,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广教寺又毁于日本侵华战火, 仅遗存广教寺双塔 ,双塔兴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为仿木楼阁式的砖塔。
扬州白塔,又名莲性寺白塔,是一座木结构楼阁式栖灵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唐敬宗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和刘禹锡***游扬州(古称广陵)时,曾同登此塔。刘禹锡有诗云:"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闻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白居易也写下了《与梦得同登栖灵塔》。至唐武宗会昌三年(843),栖灵塔惜遭火焚。宋时,僧可政募款再建,不久又圮。后在寺门正南造了一座三檐四柱牌坊,中门正面篆书"栖灵遗址"横额,以示纪念。
但关于扬州白塔的建造时间,尚存争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有“莲性寺白塔”条,肯定地说:“寺内白塔建于乾隆四十九年。”《扬州览胜录》有“白塔”条,却说白塔“系就旧塔基建造,旧塔建于何年,都不可考”。据《扬州画舫录》卷十三,只说是“乾隆甲辰重修白塔”,乾隆甲辰也就是四十九年(1784),但这里说的是“重修”,而未明言其始建年代。可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是将白塔的重修时间误作始建时间了。
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7米。
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 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 ,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
西湖保俶塔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原九级,为保佑吴越王钱弘俶北上京城归来而建。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修建时年不详。
文笔塔初建年代不详,历史上曾多次被毁。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绍兴时,还在塔基上修筑过碉堡,抗战胜利后清除。2003年年底前修复,之前,塔址被用于建筑绍兴电视台的电视发射塔。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现在的药师佛塔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佛塔。梁大通元年(507年)武帝萧衍建同泰寺,并建九层宝塔,崇丽一时。十几年后宝塔焚毁于雷火。本来计划重新建造十二层宝塔,梁太清二年(548年)爆发侯景之乱而工程停止。几经兴废,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崇山侯李新督工,重建佛寺,御笔题名“鸡鸣寺”。这就是“鸡鸣寺”来历。宝志禅师法函于山巅建五层宝塔。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进攻南京,“鸡鸣寺”毁于兵火,塔遂没同治、光绪年间。复建鸡鸣寺后,因国力衰微未建宝塔。1988年春,“鸡鸣寺”再次重建,南京市佛教界人士倡议兴建“药师佛塔”。天人护佑,十方***襄。“药师佛塔”于1990年4月落成。
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
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
邵阳北塔,建于明朝万历元年,高26米,七级八角,砖石结构,铁顶,位于中国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明隆庆四年(1570)吴兑、高冈凤等筹建,明万历元年(1573)动工,万历十年(1582)由知府胡梗主持竣工。塔高26米,七级八方,砖石结构。
北塔处于资邵二水汇合处下游,既与东塔对峙,又与对岸砥柱矶上亭外亭和关圣殿等古建筑隔江相望
九华山万佛塔坐落于九华山回香阁,距离东山崖寺不远。九华山万佛塔全部用精铜制作,不用一块木料,外观九层,它是中国最大的铜塔。
九华山上本来没有塔,慧光大师1994年发愿修复回香阁,并发发愿修塔。他自己动手规划、征地,募集修复回香阁和修建万佛塔的资金。
文峰塔位于安徽巢湖湖滨山顶, 山顶有座著名的文峰塔,又名望儿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流传“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应证此谣,主建该塔层,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塔身是条石垒而成,7层8角,51米;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
三藏塔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九华山公园玄奘寺内,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44年,因塔内葬有唐高僧玄奘顶骨而得名,为五层楼阁式青砖塔。
小九华山古称覆舟山,又称真武山。《寰宇记》载:“在城北五里,周回三里,高三十一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
石狮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
《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文昌塔塔体通高29米(包括塔尖),塔基为正方形,边长约9米。此塔以文昌为名,意在触塔为笔,蘸江为墨,以登台、驾鹤为书案,以天地为画卷,意味着柳州的后起之秀都将扛得起如椽巨笔,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国家栋梁。
万名塔,位于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是1985年倡义同,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故名“万名塔”。
广济寺塔位于广济寺地藏殿后,又名赭塔,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芜湖八景之一“赭塔晴岚”即指此处。广济寺塔楼阁式砖石结构,六角五层,每边长3.5米,塔高20.8米,坐落在北广济寺中轴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