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外国电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别。比如同样是音译:一个反应泰坦尼克号,一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外国电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别。比如同样是音译:一个反应泰坦尼克号,一

香港用粤语翻译,跟普通话不同。比如Marlboro,“万宝路”显然不是一个说普通话的人最先翻译的。因为如果用普通话来翻译,第一个字应该发M而不是W。粤语保留古音,“古无轻唇音”,万wan在粤语的发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个粤语的译音。“屈”在粤语中不念qu,而的确是类似于wat。粤语保留了古音中入声的特点,“屈”是一个入声字,在元音后面还有辅音,正好与Watsons中的t对应。还有Beckham,香港翻译为“碧咸”,比普通话的“贝克汉姆”少了一半的字数。因为普通话用“克”对译k,用“姆”对译m,而粤语里“碧”是入声,入声的那个末尾辅音对应了k,而咸的末尾辅音也是m,正好与英语里的m对应。不过了解粤语的这个特点,似乎还不能完全解释“铁达尼”的问题。从对应来看,“铁”对应ti,“达”对应ta,”尼“对应ni(c)。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翻译,因为”铁“和”达“都是入声,而ti和ta的元音之后其实都没有辅音。而”尼“不是入声字,却似乎还要对应最后的c。不过因为”铁“国语念tie,与ti差别更大,所以虽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这个名字,我还是倾向于这是一个粤语发音的翻译。从大陆的翻译看,”泰坦尼克“是一个比较忠实于英文发音的翻译,ti的i,发音是[ai],而不是,所以”铁“这个对译显然是一个从字面而不根据读音进行的翻译。大概某个英文水平较次的记者首先从某个英国报纸获取了这部电影开拍的信息,在并不清楚Titanic读音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译汉。为什么要这么猜测呢,因为现在我们常说的”乌龙“,似乎就有人指出是从”wrong"这个单词来的。“乌”对译的是实际上并不发音的w。如果再考虑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并不清楚原来“哈比”也是港台译名啊),“比”对译bit,似乎有些时候香港的译者对最后的辅音不是那么关心?所以“铁达尼”的“尼”也对译了nic?至于我自己嘛,念英语的时候的确是常常把一些读起来感觉比较轻的辅音直接忽略掉……粤语的“霍”发音不是h,所以香港译者不会用这个字来对译ho。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用念ha的“哈”对译ho……至于有人觉得什么“总动员”的翻译不好,我倒不这么觉得。至少一看到什么“总动员”的动画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来了~挺成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