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没有繁体字 有两个基本字义 叁和弎
扩展资料: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
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元”。
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起名生僻字
现在有很多人为“名”所累、受“名”所困。不是因为他们很有名,只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多人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念、不知道怎么写,如果用电脑,更不知道怎么输入。这都是生僻字捣的乱。
名字用生僻字,实在不能拿重名作借口,这跟你的个性也没关系。名字用生僻字,身份证领不到、存款存不了、各种手续不好办。所以确实应该限制用生僻字起名。
以后起名,只能用最新版《新华字典》里找得到的字,否则不给上户口。用生僻字起名,和保护汉字、保护传统文化,基本上没什么关系。限制用生僻字起名,也不是你限制起名的自由,剥夺你起一个想起的名字的权力。这完全是为了你自己方便,也为了别人方便。你不想到那里都成为一个“麻烦”吧。
生僻字没有一个标准,不能拿《新华字典》框定。因为字典里也有很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拼不出来的“麻烦”。因为汉字数量太大。
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
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毛泽东选集》四卷,总字数为660273个,使用不同的单字只有2981 个。
人名用字也符合这个规律。1988年国家语委语用所汉字室与二炮二所合作,对14省市的人口普查资料抽样选取了57万条姓名,统计结果表明:57 万条姓名的人名用字仅为4141字。
而其中的1505字就覆盖了57万条姓名的99%,剩下的2600多字仅为1%的人所使用;而在2600字中超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6763字)的仅有500多字,使用人口不足0.1%。
因此,用生僻字起名只是极少数人。为极少数人使用生僻字的需要去无限增大字库,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绝大多数人才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