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二阳简介

二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络名·二阳 4.1 手阳明大肠经 4.2 足阳明胃经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5.1 标准定位 5.2 主治病症 5.3 刺灸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二阳 1 拼音

èr yáng

2 英文参考

YANG MING

the stomach and large intestine and their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二阳:1.经络名。2.经外奇穴名。

4 经络名·二阳

二阳指阳明[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王冰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阳明与太阴经互为表里[2]。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阳气最盛,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针刺治疗,可以出血出气[2][3]。阳明位于太阳和少阳之里,故有“阳明为阖”之说[3]。

4.1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代号LI[4]。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5]。五行属金[5]。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6]。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6]。

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4]。

4.2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代号ST[7]。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8]。五行属土[8]。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6]。

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6]。

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6]。

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6]。

5 经外奇穴名·二阳

二阳为经外奇穴名[9]。出《辽宁医学杂志》。

5.1 标准定位

二阳穴位于腰部,第四、第五腰椎棘突之间,旁开0.7寸处,左右计2穴[9]。

5.2 主治病症

二阳穴主治痔核[9]。

5.3 刺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