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家有两宝”的下一句是什么?

“家有两宝”的下一句是什么?

“家有两宝”的下一句是“护大不护小”。

“家有两宝,护大不护小”,这句话是对于有两个小孩的家庭一种教育方式。

《家有两宝,护大不护小》

作者简介:王涛,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现任美国塔尔沙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 本文由新时代出版社授权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随着零丁二胎政策的实施,会有更多的家庭拥有两个孩子。准备要二宝之前,关于如何处置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你自己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了吗?接济大宝做美意理调适了吗?特别是如今很多怙恃自己是独生子女,要养育好两个孩子挑战更大。由于独生子女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人们往往把很多教育题目都归咎于此,并天真地以为只要有兄弟姐妹,教育就会很轻易。但数目不克不及保证量量,儿童心理学专家也已经发现多子女教育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两个孩子的教育同样要求怙恃有独特的教育智慧。我常常问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怙恃,怎样处置好孩子的矛盾。几乎所有人都说:我会不偏不倚,公平对待。说起来轻易做起来难,据我的窥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公平对待”的案例实在不多。 最大的题目是,怙恃们没有搞分明到底什么是“公平”。 

公平不是同样对待,而是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这里我想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两件事:第一,接济大宝顺利完成由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过渡。第二,当孩子大一点后,要处置好两个孩子间的冲突。处置的基本原则是:护大不护小。 先讲有关大宝的过渡。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妈妈一直想要有第二胎,但是女儿一直说不要弟弟妹妹。有一天,4岁的女儿突然松口了,说:“有一个弟弟妹妹也好,能够和我一起玩。”一年当前,妈妈果然给她生了个小弟弟,全家都很高兴。可是没过几天,小姐姐就不干了,由于这个只会哭闹的小弟弟,不但不好玩,而且把爸爸妈妈原先给自己的注意和爱全都拿走了,所以她就反悔了,整天又哭又闹。妈妈很委屈地问:“不是你说要弟弟我才生的吗?”女儿也很委屈地回答:“我如今不要了呀……” 

这个案例给我们两个提示:第一,不要以年幼孩子的一句话来作这么重要的决定。由于年幼的孩子还不克不及对弟弟妹妹的到来所产生的变化有一个客观的预判。像这位小姐姐,她就不克不及比较全面地预想到弟弟的到来会对她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有的爸爸妈妈会对大宝说得很分明:弟弟妹妹到来后,爸爸妈妈要多照顾小宝宝了。大宝一开始允许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失去怙恃的关注,还是会承受不了。第二,要切实接济大宝转换角色,要让孩子加入到接待新生命的行列中来,让大宝做些切实能做的工作,能够让大宝一起去选购弟弟妹妹的小床、布置房间等等。妈妈分娩前后,有的怙恃会把大宝送到别处暂时住几天,这样做特别会伤害大宝的感情,这时最好把大宝留在身旁。总之,要让大宝成为一个提供接济的接待者,而不是怙恃宠爱的争夺者。 

当小宝宝一天天长大成为哥哥姐姐的玩伴时,新的题目也会随之而来:如何处置两个孩子的冲突。在这里我再说一个家庭。我有一个朋友有两个孩子,哥哥5岁,妹妹 3岁。每当两个孩子发生争吵,妹妹总是用尖叫声求助于怙恃,而大人一出来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哥哥:“你是哥哥,她是妹妹……”这样做的了局是兄妹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有一天,哥哥趁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因一件小事把小妹妹打得鼻青眼肿。 

很多怙恃会像我的那位朋友那样,遭遇此类题目时,通常的解决设施是“护小”。这样的了局往往是委屈了大的,宠坏了小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先要“护大”。 

其实“护大不护小”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大的得到尊重后,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满让小的。所以要培养二宝对大宝的尊重。要知道大宝也还是孩子,如果你没有接济大宝树立威信,他就不克不及理解你所说的哥哥的意义。冲突一发生就“批大护小”,其实对两个孩子都不好:大宝由于委屈越发憎恨二宝,而二宝则学会了由于一点小事就尖叫,日后甚至会利用大人去欺负大宝。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只会更加对立仇视。 

不仅在两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护大的,平时生活中就要注意在二宝面前树立大宝的威信。培养大宝学会使用权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二宝如何和大宝交换。例如,当大宝会算钱了,去超市的时候,能够给他一点钱带着二宝在超市里买他们所需求的东西。这时候二宝就不得不服从大宝。如果大宝能为二宝买一些东西,你就要表扬他。这个过程中也让二宝学习怎样向大宝要求和筹议。 《三字经》上说得很好:首孝悌。“悌”,就是对兄长的尊敬。在学习知识之前,孩子起首要学的是对待怙恃和兄长的顺从制服态度。如果你每次都当着二宝的面骂大宝,二宝能尊重大宝吗? 

当然当大宝的威信树立当前,你要不失时机地去引导他去爱护弟弟妹妹。虽然我夸大“护大”,却并不是说要不讲道理地去“护大”,当发现大宝确实有题目时,也要指斥,但是尽量不要当着二宝的面。总之要在讲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尊重大宝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兄则友弟则恭”的理想关系。

参考资料

新浪微博:/s/blog_1328548880102vl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