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泛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问题为什么把“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叫做“下海”,而不说成“下河”,“下湖”,“下江”.
探源原来,“下海”的本来意思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第三个义项,即“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过去戏曲界称戏院里观众的座位为“池子”,称舞台为“海子”,因此把演员正式登台演戏叫“下海”,后来也把业余演员转为正式演员称为“下海”。再后来,把原本不经商的人放弃自己的职业从事商业也称为“下海”。
关于下海,还有一个传说。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常常演一出戏叫《洛阳桥》。剧中说清代有位蔡状元,出钱给家乡建一座“洛阳桥”,可是桥桩始终打不下去,人们认为这是海龙王不同意在此建桥。龙王爷不同意,那该怎么办呢?蔡状元便重金招聘一人下海与龙王面洽。但是三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应征。衙役们正在酒店发愁,忽然门外来了一个人,向一个醉汉大声喊道:“夏德海!”衙役们一听,“下得海”?毫不犹豫便把这醉汉架到衙门内,灌得烂醉如泥,投进海里。后来,人们便把糊里糊涂从事某事称为“下海”。
呵呵。有清一代,***有状元221个,其中文状元112人,武状元109人。姓蔡的状元***有三人:蔡启僔、蔡升元、蔡以台,但不知剧中的蔡状元是其中的哪一个?当然,戏剧当不了真。但是有一点诸君要牢记:喝多了酒很容易被“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