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田字格的正确写法: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余(拼音:yú)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甲骨文。象形字。“余”同“馀”,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常见于文言文、古诗词中,以代替“余”字,其它(如现代文)均简化为“余”。本义是我的意思;后引申指“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后等义;又用作姓氏。
象形字。甲骨文作像居屋之形,上体像屋脊,下体像屋柱。金文二例,前者承之甲骨文,后者下体增益二小点,及冗文。战国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篆文、隶书承之。楷书承自隶书,中路竖笔末端钩起而定体。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甲骨文、金文中多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同“我”、“予”等。《前》5.9.2:“癸亥卜,王贞:余比侯专?八月。”(癸亥日占卜,王贞问:我与侯专联盟吗?在八月)传世文献亦如此。《尔雅·释诂下》:“余,我也。”《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说文解字注
余,语之舒也。语,匡谬正俗引作?。左氏传: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此正?之舒。亏部曰:亏,于也。象气之舒亏。然则余亏异字而同音义。释诂云:余,我也。余身也。孙炎曰:余,舒迟之身也。然则余之引伸训为我。
诗书用予不用余。左传用余不用予。曲礼下篇:朝诸矦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注云:觐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若礼经古文用余一人,礼记用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