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庄园面对大门右侧是人工挖出来的一个大荷塘,寓清风绕塘,曲径通幽之意。沿池边石板路丈余便是连接大院的护卫楼,因整个大院都是一楼一底,设有枪眼的护卫楼就和整个大院浑然一体。
进入院坝门,眼前豁然开朗,近1000平方米的院坝由石条砌成半圆型的垣墙,垣墙外是宽5米、长40多米的护院河。
庄园外观像巨人张开双臂一样,中间一排主楼高大威严,楼高二层,均有木制晒楼。
院坝正中即是大院大门,门由石条拱砌,两边几个外窗。正大门上石刻的对联为“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横批是“耕读传家”。从大院的建筑气势看,这道主大门略显小气,却正好印证了客家民居集居住与防护为一体的谨慎建筑风格,映射出客家人流寓仪陇后,经历了与土著人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同时也是客家人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
从大门进入,是用来接待普通客人的客厅,头顶梁柱上刻着庄园建设的时间和建设者:民国五年(1916年),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择吉修建。
客厅窗子雕刻精致,上刻“富贵齐全”,这反映了当时丁家想把“富贵”二字占齐的想法。
走过门厅,便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宽大天井,左侧有楼梯上楼,院内四面均为两层楼,北面高于东、南、西面。四面悬挂四块边沿雕有六条金龙的大匾,匾上分别刻有“凤梧鹤松”、“为善最乐”、“屋身并润”、“身润琳琅”等吉祥语和祝福词。其中“为善最乐”匾是民国19年(1930年)仪陇县县长王公庆赠。
天井正中是主堂屋,主堂屋上方有一匾:锦绣腾辉,房顶主梁上也刻有建设者的名字和修建时间,建设者还是丁家四兄弟,只是时间是民国元年(1912年)。这说明整座庄园确实不是在一年内就修成了的。
主堂屋左右均是卧室,里面摆放着精致雕花大床,富丽堂皇。
在这个大的四合院左右两侧,还有两个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均呈“日”字形,院子中间为长方形的水池,一座石桥拦腰跨过水池,桥下流水相连,桥上有屋檐遮蔽,石桥和遮蔽它的屋檐充当了“日”字中间的一横。因此不管是从院子中间看,还是从空中俯瞰,小四合院都呈“日”字形,此意为何,人们不得而知。
据说,整座庄园***有大小房屋108间,取《水浒》中梁山有一百单八将意蕴,丁氏曾说:“梁山有一百单八将,丁家有一百单八房,子孙住在这里,个个皆好汉。”这种建筑思想多少也印证了客家人骨子里崇尚忠义的中原遗风。
沿扶梯登楼,但见楼与楼之间以回廊相连,廓与房之间门门相通。楼上设有供家中女眷休憩的走廊,走廊中有雕饰精美的挑梁和栏杆,宽阔的走廊可以六七人并行。
据当地一些老人讲,丁家人将这四面相通的走廊称之为“走马转角楼”,逢年过节,丁家就会请来戏班,在南面走廊上搭台唱戏,一家男女老少则聚集在北面走廊上观赏。
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走廊、巷道、楼与楼之间,都有走廊和门庭相通,生产生活十分方便,真的是匠心独运,让你感受到既宽敞博大,又曲径通幽。庄园的空间有畅通,有阻隔,既出人意料,变化无常,又中轴分明,讲求对称,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防务设计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内容,丁氏庄园对此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庄园背后靠山,前面用条石筑有一道一丈多高的堡坎,坎下是一条类似护城河的“月”字形的水塘,长60多米、宽10多米、深3米,若要前后攻击进入几乎不可能。整个庄园仅有左边有路和门进入,但就在这左边小四合院外,还有一个院子,院子北面建有一个看似两层实则三层的碉楼,碉楼四面均设有枪眼,院子的其他几面则是高大的院墙阻挡,唯一的通道就在这碉楼枪眼的监视下。
据说,丁家当时曾在碉楼上配置土大炮两门,罐子炮两门,还购置有步枪30支,抬枪4支,刀矛150多件,常年豢养家丁30多人,数十年中没有受过侵犯。登上碉楼向外观察发现,凡是要想接近庄园入口的各个角度,均在枪眼的射击范围之内。即使有人避开枪林弹雨闯进了大院,但院内的108间房屋间间相通,关上门则个个独立,不熟悉的人无异于钻入一个迷魂阵,成为丁家的瓮中之鳖。1942年前后,长期啸聚于仪陇及其附近的土匪约500余人瞄上了丁家,在琳琅山昼伏夜潜达三月之久,运用各种手段侦探,终因不能摸清丁家内情,而未敢轻易动手。
丁氏庄园是融实用坚固与审美情趣为一体的。对间架结构及其布局,除用力学掌握支点、力点、重点外,在造型上还体现了主人的美学趣味、价值观念、精神感情等,使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实用、娱乐与教化诸关系,在起居生活中得到确立和实现。院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匠心独具。
整个大院有门120道,据说这庄园的门柱石雕,是两个石匠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庄园还有半月形石拱门12道,门额枋全都雕有花鸟图案,菊花牡丹、瑞云翩翩,或“喜鹊闹梅”、或“牡丹富贵”、或“鸳鸯藕荷”、或“百鸟朝凤”,充分显示了丁家的宝贵喜庆,蕴藏着吉祥之意。
丁氏庄园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建筑中的额、枋、柱、廊部分,既是造型装饰的重点,也是仪陇客家人审美的物化。
庄园的挑肩梁头及坐斗,均镂刻有瑞云、荷花、牡丹、仙兽、花瓶等,造型如凤凰展翅,一飞冲天。木柱两边的雀替,除装饰之外,还是分担负荷的构件,古色古香。
丁氏庄园大小窗户***计70多眼,圆形的、长方形的、六角形的,简繁有序,稳重古扑,姿态纷呈,各具特色。
不但木雕精雕细刻,石刻也是精工细磨,如玻似镜;楼、阁、走廊雕栏玉砌,浓妆淡抹;形式自由多样,构思奇特。
这些石木雕刻和对联的内容,体现了主人追求家族融和、耕读传家、诗礼育人、祈求福寿等文化气息。应该说,丁家的发家史既是客家人迁徙、生存、繁衍及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的最好见证,又是客家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院有专门的戏院,戏院里有戏台,台下有能容纳上百观众的厅堂,还有专门唱皮影的地方。据说,少年时顽皮的朱德常常到这里看戏玩耍,因此也常被丁家少爷欺负。
戏院每天向游客表演三场。
庄园内还有关于客家人迁四川的历史和仪陇客家人的情况介绍。客家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客家人是指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有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据说,“客家”一词在客家及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有“客户”之意。
客家人世代迁徙。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由于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造成四川人口锐减,耕地荒废。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在清政府“招收流民,奖励耕织、永不加赋”的移民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康熙皇帝还赐给迁徙男子纹银8两,妇女、儿童纹银4两,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但成都平原的良田沃土已被先期到达的湖广人所占,客家人几经辗转只得落户于山地丘陵地带。虽然如此,饱受岭南山地贫瘠之苦的客家人仍然如获至宝,踊跃内迁仪陇。仪陇县是四川的客家人聚居大县,目前有18种姓氏的客家人***计22万,占仪陇全县总人口的20%强。据调查,仪陇客家人均来自广东韶州乳源县、翁源县一带,且相互之间均为亲戚。朱德就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
据《仪陇县志》记载,客家人入川以后,聚族而居,极少与四邻族人通婚,加之又居住在较闭塞的山区,而且一直遵循“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因而使得历经沧桑的客家话、婚丧嫁娶、崇文重学等礼仪风俗至今在仪陇山旮旯里流传不衰。右图是庄园戏院的演员与游客一道表演的节目——客家女人抛绣球招女婿。
客家人阅尽历史沧桑,踏平世间坎坷,在漫长的迁徙经历中成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大英百科全书》在说到客家人时这样评价:“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英国学者爱德尔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等书中也指出:“客家人刚柔相济,有一种不侮弱小、不畏强暴的特性。”
2002年12月,丁氏庄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有关部门还对庄园房屋进行了全面维修,还原了豪华旧貌,打造了周边园林和人行步道,恢复了院坝花木和护城河道,重新修筑了荷花塘,办起了川东北第一家客家民俗文化展览,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