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撒泻勒’这一希伯来词语,出现于旧约圣经利未记十六8、10及26节,其语义不详。因圣经及圣经以外的资料不足,对阿撒泻勒的解释也不一,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替罪羊。有人认为‘阿撒泻勒’这一希伯来词语,意为赎罪日的代罪羊。这看法不能成立,因圣经说,那羊要归与阿撒泻勒。
地名,也就是指代罪羊被送去的地方。这是许多犹太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阿撒泻勒是指某处悬崖峭壁,代罪羊即从那里被扔下去。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词意为“旷野地方”。
魔鬼的名字,代罪的羊是被送到魔鬼那里去。持这一观点的人们从次经《以诺书》里找到依据。在《以诺书》里,阿撒泻勒是沉沦天使的首领,专迷惑人类。故他是一个恶灵,人类的罪都归于他。这样,一只羊献给耶和华,另一只归给这个恶灵。有
指一种状态。我个人支持的是这一观点,也是许多保守学者们所认同的。这里的‘阿撒泻勒’这一词的希伯来字根为“离去”、“移开”之意,可解释为“完全解脱”、“彻底除去”或“与外界隔绝”。那只羊被“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可理解为“送至一个被彻底的除去的状态”。
《圣经·旧约》
1、简介:
《圣经·旧约》(《塔纳赫》)实际上是一部有关犹太人早期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完整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发展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犹太人民广阔的生活画面,详尽地记载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为了解和研究古代犹太人社会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圣经·旧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它几乎运用了所有的文学创作形式,如:神话、传说、小说、寓言、戏剧、散文、诗歌、谚语、格言,并独创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为繁花似锦的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经·旧约》中,犹太人被流放的历史,是一再出现的主题。《圣经·旧约》的叙述强调每当犹太人背离上帝的诫命,就会惹怒上帝,被一次又一次地从其精神故乡驱赶出去,无家可归。
2、详细信息:
犹太教使用术语经书(Tanakh)而不是旧约圣经,因为它不承认新约圣经是正经的一部分
旧约圣经,也称希伯来手稿,是犹太教经书的主要部份,同时也是基督教圣经的前半组成部分。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全书***三十九卷。天主教的旧约圣经***四十六卷。通常分类为律书,历史书,诗歌和先知书。所有这些书写于拿撒勒的耶稣诞生之前,他是接下来的基督教新约圣经的主体。
3、事件发生的地点及时间:
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是亚、非、欧的交叉点,主要分为四个地区:海岸平原、中部山地、约旦裂谷和约旦河东部高原。
旧约全书的时间横跨将近两千年历史,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处于公元前2000至1500年之间的青铜时代;摩西与约书亚处于青铜时代晚期约公元前1550至1200年之间。士师到联合王国时代属于铁器时代,约在主前1200至332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