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这里面,“ 人皆吊之,其父曰 ”中的“其”是谁? “ 其子好骑”的“其”是谁? "父子相保"的“父子”又是谁?很难哦~帮忙想想吧。谢谢!THANK YOU VERY MUCH
解析:
“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塞翁”一词也成了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的代名词。然而本人在备课中,却发现该文存在严重的疏漏:
一、质疑:
(一)、文中的“善术者”是指谁?是塞翁还是塞翁之子?
从开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一句看,意思是“善术者”的马被丢了,联系标题“塞翁失马”,那“善术者”就是“塞翁”。
但“塞翁”之所以被世人当作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是从他“马无故而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时反复说的两句话,即“此何遽不为福乎?”和“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正是这几句话,表现了他的过人之处。而在文中,这两句话都是“其父日”。按照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译文理解,也就是“善术者”的父亲说的,如此一来,“善术者”则成了“塞翁之子”了。
(二)、“相保”是“父子”两人,还是三人
文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中的“其”、“之”是指“善术者”,可见“善术者”是文中一人。接着“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福(祸)乎?”与“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中的“其父”为“善术者的父亲”,“其子”则为“善术者的儿子”。如果正像上一点所说,“善术者”指的是“塞翁”,则“其”、“其父”与“其子”就不是“父子相保”,相保的应是“爷子孙”三个人了;同样,如果说“善术者”是指“塞翁之子”,则“其父”就是“塞翁”(其实这才符合他所说的话),但“其子”也还有一人,依然与文后“父子相保”不符。
(三)、“其父日”可否读“fǔ”,理解成“这个老头说”。
“父”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读音:一读“fu(第四声)”,通常意义为“父亲”(前面提到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这是这种理解);另一读“fǔ”,意思为“老年人”。也有些辅助读本是否也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矛盾而将“其父日”译成“这个老头说”。但读“fǔ”时一般是同“甫”,在古代常用在男子名字的后面的美称,如“孔后尼字仲尼”,也称“尼甫”。 但本文中“其父日”中的“父”字前不是人名,而是一个代词,我认为还是不能读“fǔ”。
即使就是读“fǔ”,对这样一种特殊的读音和意义,在初中课本中应给作特别的注释,防止与习惯读解混淆。
二、问题关键
谁是“善术者”?这决定了“善术”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指代不同,作用也就迥然不同。如果“善术者”就是“塞翁”,意思为“塞翁善术”,是赞扬塞翁的聪明智慧——明白祸与福是相互依存,懂得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道理;如果“善术者”是指“塞翁之子”,则“善术”就是起了讽刺作用——讽刺了他的“善术”还不如“其父”,告诫人们妄信迷信、巫术,就懂事理。
三、改正意见
综上所述,为了使文章的文与意相通,最简单的改法就是只需将“其父日”一句中的“父”子删去,变成“其日”则可。
或者“其父日”中的“父”就读“fǔ”,改正《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译文为“这个老人说”,并在课文中作特别的注释。
附原文: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196页对《塞翁失马》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邃不为福乎?’”一句的译文是:“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个善于用方木推测吉凶的人,他的马跑到胡人的地面去了。别人都安慰人,他父亲却说‘这难道不会给你带来福气吗?’”
据文章可知“善术者”、“亡马者”、“被吊者”均指塞翁。从译文中可看出编者将“其父曰”译成:“他的父亲说”,也就是说话句句应验的善术者,人皆吊之的亡马者都不是塞翁,而是塞翁的父亲,这明显与文章不符合。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父”①父亲。②fǔ。对老年人的尊称。③fú。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笔者认为此处“父”应作fǔ,对老年人的尊称。可译为“老翁”。“其”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综上所述文中“其父曰”译成“那个老翁说”,“其父”实际指“塞翁”就与文题“塞翁失马”一致了。
注:《塞翁失马》人教版第三册六单元29课《寓言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