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原文是:
原文是故阖⑴户谓⑵之⑶坤,辟⑷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⑸之变,往来不穷⑹谓之通。见⑺乃⑻谓⑼之象⑽,形⑾乃谓之器⑿,制⒀而用⒁之谓之法⒂,利用⒃出入⒄,民⒅咸⒆用之谓之神⒇。
译文因此关闭门户如同《易经》中的坤,打开门户如同《易经》中的乾。一开一关叫作改变,来往不止叫作通达,在经文中介绍就是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将其显示在经文中就是因为对这些人或事物重视,写作出来能运用于实际是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仿效,有利于发挥效用于朝廷内外,居官位者都采用《易经》是因为其中含有治国方略。
注释:⑴“阖”关闭。《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欲阖口而无言兮。”
⑵“谓”奈;如。《诗经·邶风·行露》:“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⑶“之”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⑷“辟”打开,开启。《说文》:“辟,开也。”
⑸“谓”叫作,称作。《论语·公治长》:“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⑹“穷”止,息。《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⑺“见”介绍;荐举。《左传·昭公二十年》:“初, 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杜预注:“荐达也。”
⑻“乃”就是;原来是;才是。《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⑼“谓”通“为”。因为。《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⑽“象”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模:仿效,效法。型: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
⑾“形” 使之现形,显露,显示。《战国策·赵策三》:“赵王不悦,形于颜色。”
⑿“器”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
⒀“制”写作,创作。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所制《山居四时序》,言之已祥。”
⒁“用”使用。(运用、利用)《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⒂“法”法则,制度。《孟子·尽心下》:“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⒃“利用”利于发挥效用。《老子.道德经》:“三十辐***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⒄“出入”谓朝廷内外。指出将入相。唐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⒅“民”上古指臣,在官位者。 《易·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⒆“咸”普遍,都,全部。《尚书·尧典》:“庶绩咸熙。”
⒇“神”《汉语大词典》犹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释诂》: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