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中华大学的意义

中华大学的意义

陈时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私立大学,结识了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先进人物,1909年,经黄兴介绍,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耳濡目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归功于教育的成功,于是他萌生回国后兴学办校,以教育振兴中华的宏愿。1911年春,陈时学成归国,秋天参加了辛亥革命,任军政府财政司秘书。1913年5月13日,陈时创办了中华大学。

中华大学既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也是继承孔子私学传统,融汇欧美、日本兴办现代私立大学理念办学的产物。没有辛亥革命,就不可能有私立中华大学的创办;而没有陈时留学日本,也就不会有“我要办大学”理想的萌生。总之,中华大学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陈时和中华大学不仅开中国现代私立大学之先河,为奠定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国立、私立、教会大学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兴办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同时,从事了教育多元化的全面实践。”上世纪二十年代,陈时与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朱淑雅等人一起倡导职业教育与平民教育,他们在武昌主持召开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汉口举办西部八省职业教育产品展览会,发起成立湖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亲自参加平民教育大游行,开办平民学校、工役夜校和平民试验学校。他在教育等方面的成就业绩被有识之士称为“他就是湖北的蔡元培”。 1923年6月,第一届世界教育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陈时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等八人参加这次大会,陈时和郭秉文成为中国教育界最早走向世界的两位大学校长。”

出席世界教育会议为陈时“走出去”,参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拓展新的教育活动空间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请进来”,众多中外名流学者荟萃中华讲坛,开一代讲学(讲演)之风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初,五位中***一大代表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陈潭秋、刘仁静先后在中华大学讲学、演讲和就读。

在以后的数十年间,先后邀请月霞法师、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胡适、黄炎培、马寅初、张伯苓、李四光、郭沫若、邹韬奋、陶行知、冯玉祥、陈立夫、张学良、顾维钧、蒋百里、邓初民、杨杰、邵力子、范长江、李公仆、梁潄溟、辜鸿鸣、陈诚、太虚法师、泰戈尔(印度)、杜威、孟禄、柏氏夫人、推士、司徒雷登(美国)、杜里舒、培伦子(德国)等等。

“百余名中外著名人物莅校演讲,名人之多,时间之长,影响之大,确实是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百年校史中精彩纷呈的一页。国学大师黄侃自1922年起,至1925年,连续在中华大学中文系执教”,1925年10月,章太炎来中华大学讲学,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中文系成立国学研究会,推举章太炎先生为会长。 爱国进步是中华大学的精神,中华大学高举反帝爱国的大旗,在“五四”、“五卅”、“一二九”等一系列学生运动中,不仅率先响应,而且成为勇立潮头的中流砥柱,从五四运动在中华大学发起筹备成立学联,恽代英书写“宣言”到“九一八”事变,组织抗日救国会,举行总宣誓,陈时带领师生上街游行。

从“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中华大学师生最早走上武汉三镇,到三十年代“一二九”运动中,中华大学和湖北教育学院率领武昌大中学校最大一支学生队伍8000人,渡过大江到汉口游行……一直到1947年武大发生“六一”惨案,中华大学喻德明(女)等学生被捕,中华大学始终是湖北武汉地区学生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陈时、严士佳、邹昌炽等师长在“粮道街无粮、米市街无米”的艰难环境中,强撑苦斗,为了在中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材,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华大学涌现出恽代英、林育南、陈潭秋、施洋等六十多位革命烈士;这在近代全国各大高校中是十分罕见的” 中华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各个层次的人材数以万计,其中有一批被社会公认的杰出人材,如哲学家冯友兰,《资本论》首译者王亚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诗人张光年(光未然),原红四方面军政委、俄华大词典编辑陈昌浩,诗人沙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万国权。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大学有一部分校友在1949年前后去往台湾,约三百余人于1967年成立台北市中华大学校友会,校友中,有人曾经在台湾担任要职,如余家菊、陈启天、李焕、张导民、刘先云、成开勋等,他们在台湾的成就,仍旧值得后人永志不忘。

抗战八年是陈时和中华大学最为艰难的岁月,也是中华大学最为辉煌的时期,面对着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到处硝烟滚滚,师生们常跑到防空洞内躲警报,校园内仍然坚持学习。抗战后期,盟军在缅甸对日作战,急需翻译人员,中华大学高年级男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和盟军一起抒写了永载史册的慷慨壮歌。1939年,中华大学校友张光年在延安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以笔名“光未然”发表,由冼星海谱曲,唱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直到大洋彼岸,成为抗战时期的最强音。

中华大学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其精神、传统、价值也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难得的资源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