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2018中考语文名言名句知识点分类汇总

2018中考语文名言名句知识点分类汇总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一)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二)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四)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五)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六)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七)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八)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九)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2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2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

 5、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老子

 7、强行者有志——老子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1、当我在空中建起楼阁,我就不再有——老子

 1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1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1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6、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老子

 1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老子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9、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20、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2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2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2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老子

 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

 2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2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2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2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

 3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

 3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

 3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3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

 3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

 40、三十辐,***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4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

 4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

 4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4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

 4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

 4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老子

 4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4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

 4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

 5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

 5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

 5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

 5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老子

 5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

 5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老子

 5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

 5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5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

 5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

 6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

 61、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

 62、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

 6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老子

 64、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

 6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6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

 6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

 6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6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7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

 7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7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

 7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

 7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

 7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

 7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

 7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老子

 7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7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

 8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

 81、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

 8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

 8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老子

 8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

 8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

 8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8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8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

 8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

 9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老子

 9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9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老子

 9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9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

 9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

 9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

 9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9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老子

 9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

 10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

 10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

 102、乐莫大于,富莫大于知足。——老子

 

关于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释义: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释义: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释义:父母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风调雨顺,万物滋生。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至心生,我们何忧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释义: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释义: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释义:父母喜爱珍惜的,尊敬的人或物,我们也要以同样的心情对待之。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释义:意思是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应该高兴,一方面应该害怕。害怕是因为父母又长了一岁。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释义: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立场,不可以没有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辨别,就像命理和相貌是生就的一样,人也应该具有识别的能力。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释义:孟子所列的五不孝中,有两件是从政为官者所不应该有的,一件是贪财,另一件是纵欲。不少贪官正因为贪财、纵欲,违法犯罪,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使父母因此蒙受耻辱。他们身陷囹圄之时,每思及父母养育的恩德,就会痛哭流涕,悔不当初。10、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释义:在父母亲等长辈面前侍候,言谈表情应当严肃恭敬,不能因为些小的琐事,而大声喊叫和呵斥。1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1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1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1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