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告诉你远方,你静静的躺着;泉水叮咚,是你的微笑。
只记得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唤醒了你的梦;一片片绿叶,舒展了你的簇眉,“叮咚”一声,你现出一个灿烂的微笑,给静谧的大山以温柔的回报,便在一泓潭水中打了个回旋,犹如小孩在母亲的怀里撒了个娇,便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义无返顾的去追寻大山之外的世界了。
远方何处?高翔的飞鸟是你远眺的眼睛,漂游的白云是你放飞的翅膀。泉水叮咚,依然是不悔追求的欢唱。
流过小溪,清冽的流水挽住了你的衣裙,留你***享山谷的安宁;五色的鹅卵石斑斓了你的视野,希望与你***度这美好的甜蜜;就连溪边的小鸟也取一支羽毛送与你,去追忆你微笑时的清丽;小草摇曳着茸茸的身子,在空中画个圈,以示今生如圆,周而复始的故事。
是什么声音这么搅动你的心,犹如奏响的魔笛一般催动你的脚步?!泉水叮咚,你折一支芦苇作舟,飞逝而去。漂亮的鹅卵石上只留下你抚摩的余温与微笑的清影。
顺势而下,你把秀发散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泉水的叮咚已变成了惊天动地的巨响,在山中缓缓回音,把这大自然之声挥发成恢弘的天籁。飞檐的六角亭早已望穿秋水,如玉树临风,欢迎你的光临。飞泻而下的水早已把热情挥洒成一片宁静,犹如成长过程之中的成熟,默默的期盼着生命意义的再次启迪。
肆意荡涤着旅程中的灰尘和疲惫,你把吟唱寄给山边的枫叶,把心声寄给溯流而上的鱼群,把欢唱寄给沉默不语的大山,把更高的梦想寄给永远辽阔的蓝天,把更坚实的脚印寄给征途,把更执着的情怀寄给远方。。。。
远方何处?远方的呼唤近了,仿佛就在周围。是不是就是这发出巨响的瀑布?它那震耳发聩的声音正催促着远去。它像一位历尽沧桑的隐者,固守着这山,这水,不愿远足了。
带着迟疑的微笑,泉水叮咚。无限的眷恋顺着青藤蔓延成记忆,无尽的困惑也随着脚步伸向远方。
几近干涸的小河,搁浅了许多小船,悠悠的散发着桅杆上淡淡的幽思与忧伤。白帆的眼神没入天空,欲言又止的心情在梦里涨成潮汐。河滩上的贝壳无聊的数着稀疏的脚印与几张残破不堪的渔网。诅咒的泪水晒成一片片咸色,贴在石头上,独自品尝着;干枯的野草也渴望有燃烧的感觉,去映红一角苍灰的天空,以期待来春的绿意。
被一股浊流裹着,不能出一丝的粗气。你把情思锁进心灵深处,以求得一片清纯,一片宁静。枯涩的微笑流露出些许无奈,即被淹入泥流之中。残破的桅杆挂住了你的梦,而充满忧郁的文字全留给了那个深灰色的,迷雾层层的下午。
泉水叮咚,在泥流的翻转中下沉,沉淀成一个不成型的暗礁,撞翻心中的小舟。远处的灯若隐若现的闪烁着,就像心中那盏灯,一明一暗不断的闪。你把隔着潮湿心情的窗帘卷起,让温暖的阳光重浴你抑郁的脸,泪水已晶莹成拾一位梦者手中的露珠,在晨曦中闪光。
泉水叮咚,深沉了心中圣地长久不息的遗响;梦中的驼铃已化作一帘风铃,挂在窗前。而远方那深情的呼唤,仿佛就在身边。不知何时,已经滋润了几近布满了风沙的心田。
高翔的大鸟收回了记忆的眼睛,扶摇而逝;悠悠的白云隐去了放飞的翅膀,一路欢唱;而歌也变化着一个个音符,融入大江之中。你,也变成了一颗小小的水珠,在大江的怀抱中自由的徜徉着……
泉水叮咚!
那一刻,你啜吸了大江的伟大与豪迈;而大江,也记取了你的执着与美丽!
越过高山,越过小溪,越过成长的过程,你显得美丽;
越过春季,越过冬季,越过岁月的沧桑,你显得从容;
越过挫折,越过痛苦,越过艰难的选择,你显得成熟。
泉水叮咚,予大山回报的,依旧是那会意的微笑。
泉水叮咚……
泉水到底“叮咚”还是“丁冬”
不同教科书用词大不同
家住北湖的林女士近日辅导女儿读课文时发现,自己上学时学的泉水“叮咚”,在孩子的教科书上变成了“丁冬”。她有点纳闷:是教科书出错了,还是自己的知识过时了?
林女士的女儿读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第二课《泉水》形容泉水声响时用的是“丁冬”一词。林女士记得以前自己学的是“泉水叮咚”,随后她查看《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才知道这两个词可以通用。“既然两个都对,为何教材不能相对一致?”林女士不解。
不只是林妈妈困惑。记者采访了十余位现任小学语文老师,除两位正在教三年级的老师知道教科书里已改为“丁冬”,其余老师都认为应该写为“叮咚”,因为以前教科书上是“叮咚”。有几位老师还表示,如果是平时测试中出现这个词,学生写为“丁冬”,很有可能误判为错误。
就两代人的教科书为何不能保持一致的问题,记者请教了湖北教育出版社教材教参编辑室的叶芳编辑。她解释,教材里选择用词、用字一般是选择字典里的首选词条,《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把“丁冬”列为首选词条,所以课文中就使用“丁冬”。
目前武汉大部分小学生所用教材为鄂教版,少数为人教版。记者发现,这两个版本都用的是“丁冬”一词。可记者昨日查阅2005年6月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妈妈辈们学的“叮咚”,又成了首选词条。按照叶编辑的说法,在以后出版的教材里,很有可能又将“丁冬”变回为“叮咚”。
据了解,冀教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叮咚”一词曾以“丁东”出现。2005年3月,各地新出版的教材里,有教材用“叮咚”取代了“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