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刚开始听名字的时候特别像一本心灵鸡汤书,当我听到罗胖强烈推荐,许多大咖都认为这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于是,怀着好奇,读完了这本书,心中满是感恩。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心理学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精神病理家,不幸投入战争的漩涡,进入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少数的幸存者,用了九天就一气呵成的经典作品。这部作品畅销已达1200多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职业发展的高峰期,遭遇生命的滑铁卢。本来他有可以逃离这场噩梦的机会,但他为了自己那些年迈的患者,继续留在奥地利,最终全家被逮捕,关押进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从集中营被救后,得知怀孕的妻子和父母弟弟都死于集中营,他依然坚持留在维也纳帮助精神病患者,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且仅用了9天―他完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我眼中真的英雄。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作者对意义疗法心理实验的阐述。
问:想象你生活在二战,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时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面对没有期限的虐待,你会选择死亡?还是生存?
《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给了我们他的答案。面对极端环境(奥斯维辛集中营)人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极度的惊恐,第二个阶段是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外壳是对自己的自我保护;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肉体的灵魂解救。他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升华,而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生存。
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期间,还衍生出了一种黑色的冷幽默。作者说他还试图和他的狱友一起每天给自己编一个冷笑话。
你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吗?环境能人的决定影响,但你的内心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问:丧失对未来的信念会导致死亡吗?
佛兰克尔在集中营期间,他的一个朋友梦中预言:“3月30号,战争会结束他们会得到自由和解放。”但随着日子的临近,根据得到的消息判断,战争不可能在那个预言的日子结束。那个朋友绝望了,最后在一场不会致命的伤寒中死去。因为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活下去的意志,而失去了生命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哀莫大于心死。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生命的意义不是抽象的、镜花水月的理想,而是特定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活在当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一切功到自然成。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林清玄有关成功的定义。他说,所谓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过得好,过得认真。
佛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所以,痛苦在我们生活中是在所难免的。但往往我们都认为痛苦就像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来事惊慌失措,甚至会有强烈的羞耻感,常常怪老天不公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给痛苦加上意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周瑜打黄盖。为什么同样是挨打的痛苦,周瑜却是心甘情愿的呢?原因很简单,他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是为了取得胜利的一种手段。还有,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得到爱的展现和满足,心理上的满足,这也是父母痛苦的补偿吧。
所以,当你面临不可避免的痛苦,不妨给痛苦加上意义。
有一个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向作者咨询,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她在两年前死去,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
作者就问患者:“如果,先走的是你,而你死后你太太还活着,那会怎样?”
“啊,”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啊!”
作者马上回答:“你看,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代替了她的痛苦―代价是你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我们常常被一些不可控制的力量所焦虑,焦虑暂时无法拥有的东西,焦虑已经拥有的怕失去,焦虑过去种种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影响。
外在的不可控制的东西无法掌控,就像你没有超能力,让一大清早,对你服务态度极差的陌生人,立马转变态度,你能选择的是:
1.让自己一整天为此郁闷,把气撒在其它人身上
2.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依然元气满满的面对新的一天。
控制自己的情绪打败焦虑,保持乐观,太阳终会出来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找到此刻的任务,行动起来,遇见痛苦那就给痛苦加上意义,遇见焦虑请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乐观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