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对煤的称呼十分细致,把煤统称为“煤”(太原、清徐、平定、和顺、娄烦、岚县、临汾、汾西、代县、广灵、长子、沁县、晋城、阳城)或“炭”(平遥、孝义、离石、临县、汾阳、隰县、石楼、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平顺、临汾、霍州、万荣、永济)。
把块状的煤称为“炭”(太原、清徐、平定、和顺、娄烦、岚县、山阴、长子、晋城、陵川、吉县)、“炭块块”(清徐)、“炭圪拉”(平遥、平顺)、“炭圪瘩”(孝义、汾阳、隰县、忻州、永济)、“大炭”(离石、临县、五台、朔州)、“圪瘩炭”(石楼)、“黑炭”(汾西)、“干炭”(汾西)、“炭坷垃”(五寨)、“炭块子”(大同、忻州、天镇、万荣、永济)、“块(儿)炭”(天镇、运城)、“疙瘩煤”(广灵)、“煤坷垃”(广灵)、“炭圪拉子”(长治)、“煤块”(沁县)、“疙瘩子煤”(临汾)、“疙瘩子炭”(临汾)、“碎坷垃”(朔州)、“炭块儿”(闻喜、新绛)。
把有烟煤叫作“肥炭”(太原)、“肥煤”(清徐、祁县)、“烟儿煤”(太谷)、“粘炭”(平遥、霍州)、“软煤”(文水、娄烦)、“有烟煤”(临县、岚县、石楼、山阴)、“烟煤”(汾阳、广灵、沁县、阳城、临汾)、“黑炭”(汾西、万荣)、“有烟炭”(忻州)、“炭煤子”(朔州)、“炭”(大同)、“大炭”(天镇)、“臭炭”(长治、平顺)、“臭煤”(长子、晋城、陵川)、“烟炭”(闻喜、新绛、运城、吉县)、“大烟炭”(永济)。
把无烟煤叫作“笨煤”(太原)、“煤”(清徐、太谷、祁县、平定、高平)、“干炭”(临汾、霍州、闻喜、新绛、平遥、汾西)、“干煤”(临汾)、“硬煤”(文水、娄烦、晋城)、“大脉煤”(平定)、“小脉煤”(平定)、“无烟煤”(临县、汾阳、隰县、石楼、五寨、朔州、山阴、广灵、沁县、吉县、万荣、永济)、“没烟煤”(岚县)、“无烟炭”(运城、永济、忻州)“煨炭”(天镇)、“香炭”(长治、平顺)、“香煤”(陵川、晋城)、“香烟”(阳城)、“拦炭”(朔州)。
对煤炭的众多称呼中,有的是以煤的外在形态取名的,如“炭圪瘩”、“煤坷垃”、“炭圪拉子”等;有的是按气味来称呼,如“香炭”、“香煤”、“臭炭”、“臭煤”等;还有的是根据煤炭的性质进行命名,如“粘炭”、“软煤”等。山西人对于煤炭分类之精细、称呼之多样,在全国其他方言中也属罕见。
明代时,煤炭在山西被称为“石炭”。翰林大学士陆深在《河汾燕闲录》有记载:“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楂,南人谓之煤,山西人谓之石炭。”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就是用煤炭烧炼而成的,石炭之名由此而来,并因此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烧旺火。
烧旺火之前,人们都会精心垒旺火。垒旺火有一定的讲究,如果用块状的有烟煤垒旺火,燃烧时煤块烧结在一起,不宜倒塌;如果用无烟的煤块垒旺火,在燃烧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坍塌。俗语说“旺火塌,一年趴”,“旺火倒,一年恼”,因而人们普遍钟情于有烟煤。无怪乎,在太原人们叫无烟煤为“笨煤”,而把有烟煤叫作“肥煤”,其中所蕴含的民众对不同种类煤的喜好各异现象可见一斑。(来源:太原日报;乔全生
张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