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书品即人品”之误--兼论书品的决定因素
书法评论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对中国书法这一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尽管对于艺术和艺术品的评价或判断存在很多争议,但普遍认为艺术家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并且应该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艺术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活动的产物,它应当是其情感的表现。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但作为艺术,它应当有其独立的且符合艺术审美普遍原理的基本规则。当今的书法审美标准依然比较混乱.诸如。“书品即人品”、“字如其人”这类既不科学也不严谨的命题观点,长期以来被一些书法评论者所认同使书法学习和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产生疑惑,对书法评价的正常展开产生不良影响。不少研究者对这一观点及其所导致的“悖论”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与该观点许多不相符合的事例,但关于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表达和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对于否定这一命题仍显得不够坚定。本文从书法评论的历史出发,分析“人品”和“书品”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演化。然后就这一命题的错误及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本文基于书法作品的形成过程探讨提高书法
品味的正确途径,进而为书法艺术的学习提供指南。0 k3 F+ B4 {9 V# i" W
一、人品与书品的概念及其关系演化5 P- w( P. ~1 H; |7 N7 o
历代的书论在对书家进行品评时,一般都会对其人也加以评论。有的则试图指出书家的书品和人品之间的某种关联,得出“书品即人品”的命题,并以此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判断。但却无法解释诸多客观事实,从而招致“书品非人品”这一反命题的出现。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除了审美主体的主观心理因素之外,概念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其症结之所在。- @' T: l+ q7 q0 }2 I b* B
(一)人品的概念4 w! f6 o M4 R6 }9 P
人品,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人的品质”,口语也指“人的仪表”。撤开后者,仅是人的品质,它可以指与生俱来的性情、后天的修为涵养、以及为人处世的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特征。考察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品”的内在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并且与人才选拔制度和社会风尚有关。但就具体的人物评论而言,人品所指不一定与时代一致。评论者2 M* ~: y) E/ J; N1 z. G
在不同的场合和语言背景下,人品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为了进一步分析方便,将人品的解释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种不同形式。
1.德才人品说' ^8 K% h# T0 I
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分类论述。基于儒家思想,班固按照智慧才学、道德操行等标准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即所谓“九品论人”。可以看出,人品在此指的是人物在“智慧才学”和“道德操行”这两个主要方面的综合特征。借鉴此分类,曹魏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曹操之后,曹丕延续前制,立“九品官人之法”作为选官制度。简单地说,人品在这里具有“德”和“才”两方面的含义。: @* Z% f2 [' e
2.才性人品说! ~ J4 w2 h1 T! m/ s4 j7 {+ |
汉魏以来的人物品藻之风在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有大量记载。但此时的“人品”似乎局限于人物审美范畴里的“自然才性”,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情、气质和修养等方面的特征7]。如“籍子浑,器量弘广,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一此类描述实指人的气质、性情、涵养等具有审美意味的综合特征。其原因或许与九品中正制的蜕变有关.由于统治者的利用和门阀势力的膨胀,品评人物渐渐为少数贵族所操纵,最后只重出身,不论德才,沦为世家大族巩固特权的工具。大批优秀志士被排挤于仕途之外,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主要在于文化艺术方面。鉴于文化艺术的风格和造诣与个人的性情才学之间的密切联系,相应的人品当然就着重人的自然才性。* X$ q% H, G2 h1 r" A; \
3,道德人品说1 }" ^% B( @0 x2 @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以加强中央集权。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0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或许由于科举制度已经实现了人的智慧才学上的评价,人品逐渐分离演化成为道德范畴的概念。当今,一般情形下。人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方式。从效用的角度上来看,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妨害个人和社会的幸福。诚实、公正、谨慎、廉洁、积极、坚毅、谦逊等品质对社会幸福和谐有利。相反地,虚伪、偏袒、粗莽、腐败、消极、怯弱、骄横等品质则会产生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