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芣苢
——一念之间的贫瘠和丰盛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fú yǐ),它不是常见字,还好《诗经》里的注释说明了它的读音和字义。所谓“芣苢”,其实就是车前草,乡村很常见的一种可食用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入药。也许“车前子”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太过随处可见,偶一停车都能见到,所以得名?或未可知。总之,“芣苢”就是这么接地气的野草。
生活中很多东西,换一个称谓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比如我刚听到车厘子的时候完全不知其为何物,见了实物,原来就是大樱桃。换一个洋气的名字,价格也名正言顺的“嗖嗖”拔高到仰视的地步。由此可见,变脸也并非只是人类专属。且不管是人还是物,绝大多数的改头换面常常也伴随着身价倍增。然而“芣苢”却不在其内,它是平常事物,但是曾经的名字却被我们弄丢了。
《诗经》里很多先民所常见常用的乡野植物,今天所知者寥寥。便是《诗经》本身,如今大多数人也不会读了,今人以为多么高雅的《诗》,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不过就是几千年前的民歌,甚至是乡间小调而已。一首一首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世态人情,却被束之高阁,文化代际造成的疏远隔阂,实在可惜。
春秋战国绝不是一个太平盛世,离乱和饥馑时有发生。食物匮乏的时候,野菜总是平常百姓们的首要果腹之物。《诗经》里面记载了很多野菜:卷耳(苍耳)、芣苢(车前草)、薇(野豌豆)、厥(龙爪菜)、藿(豆苗)……这些生于山野的植株成为先民们的一餐一食。
离乱之时更多悲音。战乱、征役、离思、眷念……在一首首歌里被传唱,那个诗歌像风一样蔓延的年代,太多植物都身负某种寄托。《卷耳》是思妇对离人的思念,《采薇》是征夫不知归期的嗟怨,《采蘩》是宫人忙于“王侯之事”的不满和无奈……这些原本单薄的植物在诗歌里被赋予厚重的生活和情感,代代传唱。
只有《芣苢》,像车前子一样简单纯粹,没有控诉,没有哀叹,没有浓厚的离愁,只是一首简简单单的劳动歌,反而成了灰暗背景上的一抹亮色。
去采车前草,赶紧采起来;赶紧拾起来,把它捋下来;采了这么多,衣襟兜起来……重复的叠字和清晰的节奏让这首诗更像是劳动号子,其间不同的动词贴切的表现了采摘芣苢的步骤。唱着歌谣去采摘车前草的,也许是一群活泼的年轻姑娘,因为年轻,所以精力充沛,用歌声来区分劳动节奏,让单调的劳动也充满了愉悦。满满当当的一兜子车前草,也足够丰盛了。
读着这首诗就想起小时候去采摘野菜的场景,生于乡野的孩子对田野的野菜自然毫不陌生。小时候不知人间愁苦,采个野菜也是乐滋滋的,回去或炒或拌也能吃不少饭,全然不管大人为生活又愁白了多少头发。如今看来,那时去采野菜,也未尝不可当做贫瘠里的自然的馈赠,然而当时却全然未有如此想法。贫而不自知,苦而不自知,却有《芣苢》这样的傻乐,是真贫苦?或者是真丰盛?或未可知。
如果只看这一首诗,这么简单的劳动场景,似乎也没什么可说道的,但是在万物皆有所寄托的时候,这种无所可寄的纯粹反而可贵。在贫瘠离乱的生活里,一捧车前草也是一种丰盛。
只是这样的丰盛,总像是战争时颠沛流离的孩童踢一只破破烂烂的足球时脸上的笑容,像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废墟上那一簇绽放的小野花,让人觉得心酸。
附:全诗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