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汉宫春·立春日翻译及注释翻译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粪,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稼轩《蝶恋花·元日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此风宋时尤盛。「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 北宋 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拭《立春日小集戏辛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更:何况。「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二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国归于 南宋 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京口(镇江)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 南宋 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作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是说作者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达了作者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的「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作者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覆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
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三全词紧扣立春日的所见所感来写,赋予节物风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从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辛弃疾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作者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上片起韵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立春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表现这节物风光。作者以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立春日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不直接往前写去,却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以下突然写到燕子,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国的感情。因为余寒未尽,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时南来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国的「西园」去。但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它一个「西园梦」。一个「料「字,化无理为有趣,表明这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以下回到立春日风光中来,黄柑荐酒,青韭推盘,这立春日应备的食品,现在作者却无心准备,并且显得心烦意乱。作者没有明言原因,但通过上下文语境,人们可以明白,是浓烈的故国之思,和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悲伤,使作者完全乱了方寸,连节日应酬也无心去为之了。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把笔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换头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紧张和烦乱情绪,并领起以下五句。其所「笑」者,一为东风染遗梅柳,染追花草,使万紫千红的春天渐次到来,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二是东风偶尔清闲时,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在这春天越来越华美而作者越来越衰老的对照中,作者「笑」著,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换头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内紧外松、甚至正话反说的趣味。以下直接归为正话正说,极言清愁难消。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正像一个不见首尾的连环一样,不打碎则无法解开连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与生命***始终的感情。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向外探询的口吻,写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国之倩、生命之悲所萦绕,急于摆脱又无可摆脱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最后一韵,直探进暮春里去,写作者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至此,不仅上片中的无端幽怨和烦乱得到了解释,而且全词的主旨也从这花开花落、塞雁先还的意象中脱迹而出。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使此词传情含蓄而深沉,留给人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很大。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一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但一接意绪凄迷:「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手法颇似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时变化。「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意思是说: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来的燕子正往北风,或许它们今夜会梦宿西园吧。「西园」,原指供皇帝游猎的场所,因其地处京城西郊,故称西园。《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 北宋 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亦称西园,此应指后者。从「年时燕子」句看,此词大约作于辛弃疾南归后不久。寄情于燕,令人寻味不尽。「黄柑荐酒」,黄柑酿制的腊酒。「青韭堆盘」,把韭菜等装到五辛盘里。据《本草纲目·菜部》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去:「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浑未办」(还未办、全然未办),情境大异,如此良辰,其情绪之怅怅,浮漾纸面了。
下片继写「春已归来」。试看:东风着意,她吹得梅花微绽,清香四溢;柳吐金丝,柔条婀娜;似乎一点儿闲空都没有。可是偏于此前冠以「却笑」二字,既淡出了「薰梅染柳」,春情画意,又可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幻,在此「立春日」,不过是美丽的想像而已。紧接一转说东风还会忙里偷闲:「又来镜里,转换朱颜」。顿挫盘郁,至此始托出真情:「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一作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此以清愁绵绵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极言愁之多且深。最后一语破的:这愁是怕见花开花落,更是最怕去年由塞北来的大雁却已先我而北还!那么,这愁便也「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了。
这首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是日欢乐习俗: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与此篇同一感慨。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称此首:「『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宴安酖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虽说扯远了些,但他毕竟看出了词的主旨,与昔人咏节序的「率俗」之作迥异。不过「辛词之愁」,并非「未有甚于此者」。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绿树听啼鴂」)等,而前者因「词意殊怨。……愚闻寿皇(孝宗)见此词颇不悦」(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只是此词藉咏节序以抒国事,悲慨窒塞,郁结于中,辞浅意深。称得上是一篇「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之作。
汉宫春·立春日创作背景《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今镇江),刚刚成家。邓广铭先生在《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 诗词作品: 汉宫春·立春日 诗词作者: 宋代 辛弃疾 诗词归类: 婉约、写景、怀念、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