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眼看着料峭春风吹酒醒,仍冷,但防疫级别已然是下调了。当然,下调≠解禁,各位亲还仍然要注意防护,千万不能放松,否则一“回潮”,损失又大了。
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词的含义,“互相”。这篇文章有五千多字,文末有彩蛋。
这个词,好像大家都比较常用,但是,各位同学知道不知道它的含义呢?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578页有这个词条,明确它是个副词,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如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不错,互相,就是你对我、我对你的意思,互相喜欢,可以叫相爱,你只喜欢我,那叫单相思。
为啥担负起小学老师的职责,开始讲一个如此普通的词语的含义,要从前几天我家楼上小孩子在家里打口袋说起。
话说我搬到这么远的郊区来住,就是图个清静,实在是不喜欢市内的繁华,或者说那种市井之声。原来写过一篇《市井声里修行》,在今日朝阳网公号上发过,试了半天,链接不过来,哪天可以再发给大家看。
当然,市内也有高端社区,沿八一公园南行,有一段幽静的去处,可我这般囊中羞涩之人,断入住不了那样的地段。
当年搬过来的时候,发现楼上有一个小孩子,对门有个小孩子,就头疼。
我是从小就不喜欢小孩子的,没错,从我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小孩子。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你也尽可以据此谴责我是个恶人,一点儿也不慈爱。但我还是喜欢小动物的,好像以上谴责未必站得住脚。
不喜欢小孩子的原因,是因为嫌这个物种太吵。
我曾经的单位边上有人幼儿园,我女儿也在那里上过,我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幼儿园的操场,哇,那个年龄段的,一撒到操场上,声如鼎沸,声遏行云,声震四海八荒,尤其是有的小孩子闭起眼睛那声尖叫,噫吁嚱,我脑壳就疼。
我当小孩儿的时候就比较安静,属于不正常的孩子吧,运动功能不太发达,不怎么跟别的小孩儿玩。走路虽然也能疾如风,但胜在没有声音,我妈骂我跟猫似的,突然出现在她身后,能把她吓一跳。
话题再回到楼上小孩儿在屋里打口袋上来。周四那天中午,突然听到楼上有小孩子类似哭喊的声音传来,特别大的声音在楼板上跑来跑去,不光是小孩子的跑,还有大人的跑。吓了一跳,核计这是怎么了。就跟楼上的男主人问了一句,调侃着问的:”又打娃呢?“
之所以跟男主人问一句,就是觉得女主人会比较絮叨,我那日虽然居家,但单位的事时时要盯着,我是没时间絮叨的。
男主人倒回得挺正常,大意是又吵到姐了,对不起。
其实到这儿,我也就可以了。住到这里两年多了,楼上的娃吵不是一天两天了。她喜欢光着脚在各屋飞跑,精力充沛得很,一跑就是一两个小时那个样子。我们这房子特别的不隔音,不隔音到什么程度呢,楼上手机设置震动,每天早上我可以在我的手机闹钟响起之前,被它震醒。这么说吧,穿着拖鞋走动,上厕所,洗澡,油烟机洗衣机工作,包括切菜,我都是听得见的。其他活动呢,参见以上声音发出的分贝,不许胡思乱想。
我又百度(属于名词动用)了一下什么叫声音。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
楼上正常生活发出的声音,搁谁头上都不能因为这事儿找人家。就是有一次他家装炕,电钻钻到十点钟,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来跟我说,我都说没事,工人就是没装完,剩下那点活儿,也不能让人家第二天再跑一趟,何况装不完让人家晚上睡哪里啊,这我都理解。就是她家娃跑,小孩子跑个半个小时,我也都忍了。但是如果跑得太久,我这边还在写东西或者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是真闹心。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像有人在你天灵盖上擂鼓。我女儿刚成年,年轻气盛,多次跟我提去找找楼上吧,我也都劝止了。对某些无法忍受的情况,我也比较委婉地在沟通。
记得我第一次找楼上女主人商讨这件事情,是送了她一本宋词的漫画,没直接说你家娃吵到我了,而是说没事儿的时候多给娃讲讲故事背背诗词,腹有诗书,读诗的孩子不一样么。当时沟通的整体过程还是比较愉快的。
今年,忽然有一天,听到楼上快要达到鼎沸的程度了,就又问了一嘴,答曰,有俩别人家孩子来了,玩呢,不好管。也说尽量控制。既然说到这份儿上了,有朋自远方来,算了,我听听音乐,遮一遮,挺一挺吧。女儿很愤怒,她刚刚做了智齿拔除术,懂的朋友知道拔智齿是怎么个流程。她那麻药已经过劲儿,缝合的伤口刚刚不流血,半拉腮帮子肿得老大(参见前些日子周冬雨拔智齿的图片),再有三面小鼓在她头顶上敲,确实挺难为我女儿的。你楼上的女儿是亲生的,我这也是亲生的不是?
然而,第二天,仍然如此。那天我上班了,女儿自己在家,实在受不了,学我的方法,拿了三本漫画书送上去了。效果呢,也就那样吧。
之后就到了春节,就开始了防疫,小区开始封闭,幼儿园停课。这娃就一直待在了家里。我也可怜娃出不去,跑一跑都无所谓了,但这连哭带跑带大人跑的状态,还是头一次,就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男主人道歉不久,女主人发微信来了。
姐,整误会了,没打娃
是打口袋
哈哈哈这
我就不高兴了。娃出不去玩一玩可以,你在人家楼上住,领着娃打口袋,还乐得什么似的,这合适吗?我就严肃了一下。
那这个我得批评你了,在楼上住还是要考虑一下楼下的感受
我这年龄大了心脏受不住以后注意一下,邻里和谐还是幸福生活的必需
我个人觉得,我这样表述也没有问题。可是人家马上不是很乐意了。
我们平时也是很注意了,但是家里人口多,免不了有动静
what?
正常的动静我都能理解,这个实在是不正常了
然后人家说。这个得互相理解吧
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语文老师出身,虽然没正经就职,但毕竟学的专业就是这个。她一说”互相理解“,我就出现了困惑,互相理解的前提是互相打扰了,难道我打扰到她了?于是就问:
互相是从何说起,我有打扰您吗?如果有,请直接指出来,我注意就是
人家答:你不刚才也说正常有动静也理解了嘛,这不也是理解吗有事儿和我说
我隐约感到,她可能是不理解”互相“的含义,话说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啊,还想着试图跟她普及一下语文知识:您说互相,我以为是我打扰了您呢
结果人家又跟了一句:互相体谅
我不由得失笑:那还是要体谅我了?还是我打扰了您?
她回:我哪句话都没说你打扰我了楼上楼下互相理解,体谅
我就笑,还试图普及,而且又开了个玩笑:哈哈,我是语文老师出身,你说互相,就是有我打扰您的意思。要是您的语文老师没教您,那您可以去谴责他一下:)
我这人有毛病,就是跟人沟通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认为是学识以及语言水平对待的交流,结果对方还是没听懂,火气还有点大:我刚才说了,我们俩没在家,刚回来,孩子和老人玩儿的事我们不知道,你刚才和她爸说了,我们也批评孩子了,这还不行吗
我觉得非常无奈:可以啊,但是我觉得你还是听不懂我讲话
她仍然很执着:我说互相理解,没说打扰的事儿
我诲人的心还没有死光:不要紧,毕竟可以活到老,学到老
结果:哪没听懂?
我继续圣母心,也可以骂我圣母婊:
我的意思是说,只是我理解您了,您理解我了吗
然后人家表示:可以语音说,可能文字还是没表达清楚
作为前语文老师的我继续努力:我又没有打扰到你,需要你理解啥
人家:你提出来我家的事儿了,我批评孩子让她下次别这么玩儿,还不行?
我准备放弃教导: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算了,可以,不说了,我还有事
人家:呵呵我不理解你,我就不会管孩子了,每次我都尽力在管了,这就是理解你
看到这个理论,我真是觉得有点不高兴了:我也真是呵呵了,要是你不太理解,可以找个理解能力强一点的去看一下管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你不是在给我管,懂?
人家振振有辞:这我当然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
我终于放弃了:那这段对话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祝安好
人家:我想说的是我已经尽力在管了,让她多注意了别蹬蹬跑了,别弄出大动静了,还得怎么管嗯,也祝你安好
今天写这个文的时候,我还是一边写一边乐一边审视我的遣词造句,从我三流大学(其实我要是这么说我的母校是不开心的)汉语言文学系四年的学习以及多年以后仍然没有放弃对语言文字的喜爱的这么个水平来审视,还是觉得没什么语病,也没有能够引起歧义的地方。
以上沟通完,楼上开始做饭,从声音上来听是一顿丰盛的下午餐。若是再为了她这顿丰盛的下午餐再找她,我觉得有点不那么厚道,就又把音乐打开,而且音量放到很大。
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结果,第二天我上班回来,我女儿非常生气地跟我说,下午楼上又在跑,她在群里问了一句,结果楼上否认,而且男主人和女主人一起在群里怼她,她觉得非常委屈,困惑自己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防疫期间,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听。进行了必要的清洗和消毒,也就是洗完衣服洗完澡,且跟我的母亲视频通话之后,我点开了群,听了下语音。
对,他们是发的语音。我的朋友来往,不是特别亲密到闺蜜程度的,是没有发语音的。因为听语音是特别浪费时间的,尤其有些人口音表述会非常影响沟通,所以我们都认为发文字对人的尊重。
大致概括一下吧:就是我姑娘先艾特了楼上,请他们再控制一下声音。他们说你上来看看来啊!我们都坐在沙发上玩儿呢,不是我家的声音,你上来来。
——这是严重低估我们智商啊。不说是不是你家的声音,就是我女儿上去了,你们会弄出声音来给她听?或者说真不是你家的声音,我女儿一个小姑娘,防疫期间,上你们家听声儿去?接着说这俩月,我们家天天找他家的麻烦,给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困扰。以孩子的口吻说,妈妈我到底该咋玩啊,他家都不知道该咋管孩子了。又提到跟我没说明白”互相“这个词儿的事了,意思是他楼下是个话都听不明白的、不讲理的一家人。至于我们先后送上去的书,她拿了个塑料袋装着,”放“在我家门口了,还回来了。
这我就不开心了。我们天天天找他家的麻烦,他家是天天在我头顶上打扰我的,我一***找过他几回?我女儿也是亲生的,而且还没正式走上社会。因为维护自己不受打扰的权利,在一个邻居群里被人家两口子掐了一顿,我肯定不能坐视的啊——平常其他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我都会跳出来发声的——所以,我必须给我亲生的出口气,让她知道,她依法应该享有的权利,她是有权去争取享有的,而且,她是对的。
于是,包着干发巾的我就在群里打了如下几段话。
哎哟,,?^?,我这上了一天班,刚刚回来,发现家里挺热闹啊
我觉得吧,我们住了两年了,加一起也没找过五六回吧。合着被打扰的咨询一下,给打扰别人的造成困扰了?您家正常走路,甚至剁饺子馅,我们都不会说什么,娃要是跑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我们可能问一声,怎么,不能问吗?我女儿自己一个人在家,您这喊我们上楼,疫情防控期间,不合适吧?就是不疫情防控期间,您一家子人,喊我女儿上楼也不合适吧?
这几次跟您沟通,不是仨孩子跑一天,就是在屋里打口袋,怎么,这也不能问了吗?您说孩子不知道在家里怎么玩了,您教她玩得挺好。其实我们不是想一定说个子午卯酉,您就说,好的,我们注意一下,对不起就可以了,一定要说相互理解。那么好,您理解一下我,我需要安静,别无他求。谢谢。
其实本来那书是送娃的,要是不喜欢或者看不懂,送回来就送回来吧。我还是认为,我们和谐的邻里关系很重要,这样大家都会很愉快。既然知道这房子不隔音,真的需要做什么都注意一些,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要不要也问问您的语文老师?开个玩笑,能不能听懂,不能听懂我道歉,净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祝您愉快,安好。也打扰各位亲朋啦!抱歉。
其实我这个人也是蛮刻薄的。厚道的时候厚道,嘴冷的时候,也是不饶人的。自从我说了以后,他家人在群里再没有说话。
要说楼上楼下这点事儿,其实无非就是噪音啊漏水啊你家占楼道啊他家堆垃圾了什么的,跟防疫这等生死大事相比,也就是鸡毛蒜皮。可也就是这鸡毛蒜皮,就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就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素质体现。
上升到法律,这是个相邻权的范畴。别嫌我小题大做,这种事情真的是给许多居民带来困扰。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
我们家后楼,据说是因为夏天的时候周末连续两天,是整整两天,在一楼庭院里呼朋唤友烧烤喧笑,而被人报过警。
我同事,楼上十来岁的男孩子,天天在楼上跑,但她家楼下是刚生的小孩,她家做什么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吓到人家孩子。听到这儿我乐,我家猫叫,我都抱起来拍拍。
这就是一个关于”互相“的含义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我讲一个事情,谁也不许笑。我笑点比较高了,听别人给我讲的时候,笑得在领导门口抱着肚子蹲在了地上。
这妹子家也住的是洋房。她家楼上是顶楼,对别人会不会听见自己日常活动发出的声音没有概念。
她家楼上是一对五十多岁的中年夫妇,就一个女儿,已经出嫁。
这对夫妇感情应该不错,生活也很有规律,只可惜卧室的床的质量不好,一动就会发出声音,楼下清晰可辨。
这声音每到周五和周六的晚上会定期传来,从上床,到床响,到响完下床,到卫生间清洗,咳嗽,楼下的妹子被迫全程在线收听。
有一次,这妹子家孩子还没有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妹子被迫把电视音量调到巨大。
妹子感慨,明显这床响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好啦,祝大家周末愉快。明天要复工的同志,仍然要做好防护,不能松懈。让我们一起再坚持一阵子,坚持到钟南山老爷子说”行了“的那一天。
我觉得,即使”行了“,我们也要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做一些改变。譬如远离野味,譬如吃饭用公筷,譬如敬畏自然,譬如遵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