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训诂方法和训诂原理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什么作用
训诂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时,如果能掌握训诂学知识,从分析句读、释词解句、讲解修辞等方面入手,将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作品,理解文章的含义。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训诂与修辞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本文拟就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上述八种训诂方法来谈谈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
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
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动词。”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
孰是孰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
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
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车,从@①,会意。
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
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
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
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
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
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现在的“借进”。
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
例如《诗·大雅·抑》:“借日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战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
《说文》:“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
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架”。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
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
;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因为“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
2. 学习训诂学有什么重要作用一、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中学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 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
4、帮助纠正误注。
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 诂知识、
1、训诂与校勘 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
2、训诂与标点 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4、训诂与翻译 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
三、指导辞书编纂
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
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
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
3. 举例论证训诂学的重要性训诂学的重要性
一、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中学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 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
4、帮助纠正误注。
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 诂知识、
1、训诂与校勘 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
2、训诂与标点 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4、训诂与翻译 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
三、指导辞书编纂
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
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
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
4. 文言文的修辞初中语文文言文--文言文的修辞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 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 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 ”,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5. 举例说明文言词语 文言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修辞作用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是比拟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反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夸张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排比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对比
6. 文言文的修辞初中语文文言文--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
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
(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 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
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
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
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 ”,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7.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训诂学
简介: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他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分类
--------------------------------------------------------------------------------
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
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语言学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训诂学》中提出“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也说“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
历史
--------------------------------------------------------------------------------
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朝时基本形成。,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而在清朝则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
研究对象
--------------------------------------------------------------------------------
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此外后有对训诂学的书籍进行补充、考证、阐释的书籍,如《方言疏证》等。
研究方法
--------------------------------------------------------------------------------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靡玻挥靡舱撸?ㄒ玻煌ㄒ舱撸?靡病保?得髡飧觥坝埂弊钟蒙?凳谴印坝谩弊掷吹模馑际导适恰暗谩钡囊馑肌?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文字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他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