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安徽董氏的:
族谱介绍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吾祖从军,救国救难。 明帝洪武,肃清余残,一统四海,天下平安。吾族 有功,天子分封。今吾族南二支董官屯系直隶永平 府、孙官屯系山西洪洞,均以征战有功,而迁居山 东省巨野县西南三十里董官屯和孙官屯。北支胞兄 六人,长支爱守故土,二支自山西洪洞迁至通州淳 县,又自淳县移至巨野西九十里昌邑屯,今为鄄城 董家庙。至六世祖佐公移居郓城南十八里丁里长。 五世祖文宗公移至巨野县城西八里董家庄。三支迁 至嘉邑城南布山东董家庄,至九世祖京公移居嘉祥 东十二里董家庄。六支王氏母领六子讳陆字配地公 永乐二年迁至登州府栖霞县,又自栖霞县移至嘉邑 城南三十五里董家楼。至八世祖小楼公在明季年间 迁居巨野县东南六十里截河里董楼村,又名南董楼 西二支自山西平阳府迁居德州、明永乐年间移至山 东定陶。一支定居平坊村,一支迁至曹州北董家庙, 后又迁至巨野县西南六十里327国道两侧前手董庄。 至今均已达六百余载。其间因苍海桑田之变,各奔 其程。今同族议论,吾北、南、西三支原籍直隶、 山西洪洞平阳府,相距虽远,然尽属伯叔兄弟,骨 肉一家。理应俱存支谱,再续联谱,以便人人皆知, 家喻户晓。不至同族相见不相识也。是为序。 安徽董氏一支字辈:“其发本邦安业克勤余香”。安徽萧县董氏字辈:“正宜祥克永明道福开昌诗书鸿经济忠孝誉文章”。安徽定远董氏字辈:“四开学永正长青”。安徽太湖董弯董氏字辈:“师继以善长发其强”。安徽利新张村镇董营村董氏字辈:“明宗珠文保兴化”。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长兆先训维德科明”。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生成有大本勤学必广前传家兴事业积德游人羡”。安徽安庆董氏字辈:“必文为延嗣重柏有万春洪烈传广承显祖德光明学玉经邦泽曾高桓国材□□□□□景云自天开”。安徽淮北董氏字辈:“万化景运宏昌履端启发德义信敬澄谊明道训守先圣良玉碧青军振民丰金龙升晨”。安徽濉溪县四铺乡董氏字辈:“光明俊秀福寿恒昌传家宝善”。
再来董永与七仙女的:
董永和七仙女是我国古代历史典籍中的传说人物,也是黄梅戏《天仙配》里的经典角色,他们是如何从史籍走向现实?又如何从古老的口碑传闻里走向戏曲舞台?千百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演化成无数乡土版本,被各地奉为历史文化瑰宝;大家争抢董永和七仙女的“原始户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讲他(她)是“自家人”。人人心里清楚明白,这是一块历史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驮负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劲旅,由此而引发经年不休的众说纷纭。对于这样一枝文化名花和戏曲之秀,谁不想借助历史老人之手,把她植于自家花园?百家争鸣,花落谁家?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是怎样穿过千年历史的烟尘,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最终落户黄梅戏之乡安庆的故事。
两千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过戏曲之乡安庆,人们将它改编成黄梅戏,先后搬上舞台、荧屏;从此,“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被世人称为黄梅戏《天仙配》。古往今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有多少口碑为其传颂! 从口传到笔录,从台下到台上,又有多少文笔为它加工、多少歌喉为它传唱! 从汉代的传说,魏晋诗篇,唐代的变文,宋代词赋,元代的散曲,一直到明代传奇,清代杂记(剧),民国图说,传到现代,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今天哪个领域最盛行?当代权威的社科工具书《辞海》“董永”条有记:“地方戏中的《天仙配》亦演这一故事。”在地方戏中,同类题材影响最大、经久不衰的是《天仙配》!
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的身世,早间是各路历史传闻,而今有百家众说纷云:
《辞海》说,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
《天仙配》戏曲唱词说,我(七仙女)本住蓬莱村。
曹植(192—232)说,董永和神女在《灵芝篇》出现,是最早的《天仙配》故事文字记录。
东晋干保说,《搜神记》里记载了这个故事,成为后世民间故事创作素材。
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里说,董永者,与父居,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道逢一女,愿为永妻———不过,这篇故事是引述汉代刘向的《孝子图》(《孝子图》被现代史学家考证为伪托,且按下不表———作者注)。
《太平御览》说,本书卷四也同样引述了《孝子图》,与唐人大同小异。
《敦煌变文集》说,董永之子名董仲。
《八百种古典文学著作介绍》说,《董永沉香合集》和《宋元戏文辑佚》中有记;而《永乐大典目录》辑宋元戏文三十三本,《南词叙录》辑宋元旧篇六十五本,恐略约录有董永身家事。
五代杜光庭说,董永与七仙女生子事见拙著《灵异记》。
《中国人名大辞典》说,董永为后汉人,子名董仲。他们从千乘迁到汝南,然后又到了安陵。
清《古今孝子所见录》说,董永是东汉青州人。
———以上各说,是为今人的旁征博引,见诸当代各地刊头报端。
此外,唐李翰《蒙求》、明《织绵记》、元郭居业《二十四孝》、清《历代孝子录编》和民国《二十四孝图》都说,董永确有其人,为汉代千乘(今山东高苑)人。还有各类地方志,也各执一说。
《山东通志》说,博兴县旧有董永墓。
《博兴县志》说,陈户镇旧有董永祠。
《孝感县志》说,城内建有董永公园和孝子祠。其地曾用名“安陆”、“孝冒”,后因董永“孝感动天”而得名。
《汝宁府志》说,境内有仙女墓,为子董仲追葬其母衣冠之所。
《汝南县志》说,县内有董永墓和董永祠。
《东台县志》说,董永为东台西溪人,镇上有董永和其父墓葬。
《鱼台县志》说,县内西南三十里处有董永墓。
《乐安县志》说,城西南五十里有董永墓。
山东嘉祥人也说,县内有董永、永父和仙女的石刻画,在武氏祠内。据考证,该祠约落成于公元200年。
以上是笔者不完全统计,相信还有不少说法没有录入。
当今,在全国的三百六十五个剧种中,而把《天仙配》唱得最响的又是哪个地方戏?
还是《辞海》“天仙配”条给出了答案:“解放后黄梅戏进行整理加工,影响较大。”《中国神话词典》作了更细致地阐述:“(董永与七仙女故事)黄梅戏及川戏等均本元,略云董永家贫,卖身葬父。玉帝小女七仙女爱而怜之,私下凡间,于槐树下与永结为夫妇,同至傅员外家织锦偿债……”。
古往今来,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被继承、衍生、演进成许多相类题材,有《天仙配》、《董永卖身》、《七仙女与董永》、《七仙女下凡》、《七仙女送子》、《路遇》、《槐荫记》、《槐荫树》、《织锦记》、《百日缘》、《七仙女二下凡》,《三下槐荫》以及《董秀才遇仙记》、《孝子图》、《二十四孝图》、《灵芝篇》等等。其中,以黄梅戏《天仙配》影响最大。解放后,以严凤英(1930—1968)、王少舫(1919—1986)领衔的一大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把《天仙配》唱遍全国,唱上荧屏,唱到亚洲,唱出国门,个中唱词选段一度家喻户晓。就连当今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春节晚会》,也总有明星对唱或联袂演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折子小段,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倾倒亿万观众……
早在250年前的清乾隆年间,安庆地区乡间就有《天仙配》的演出记录。在今安庆市岳西县沈桥乡存有三厅两厢朱孙氏宗祠,内筑古戏台(俗称“万年台”)一座。台为亭式砖木结构,翘檐飞角,离地2.3米,台宽7米,深6米,面积42平方米,左右各俱化妆室,后台有1.5米通道,台之立柱、横梁、屏门、栏杆有雕刻装饰。据《建祠碑记》,古戏台建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常有戏班在此演出,舞台屏门多有戏班壁记,至今仍清晰可辨的有:
光绪戊申年(1908)元月十六日宝莹枝同升班在此;
宣统元年(1909)三元班在贵祠至此与人同乐也,班主储加才 , 班师王宏元(以下名单略)(演出)头本罗帕记 二本天仙配 三本……;
另有一处古戏台在今安庆乡间潜山龙潭万涧村,始建于清天命初年(1618年前后),台前杨氏宗祠大厅可容观众700余人。古戏台坊板上,依稀可见一些演出笔录:
师令:汪英娱……宣统三年洪海波题(来此)演出 ……;
仁义堂:民国三十年五月十一日开演,演员许仁义、林红应(以下名略),演出《天仙配》;
潜山县娱乐组:兼组长姜文坊;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演员名单略)演出《天仙配》……。
此外,太平天国时期的军旅生活中,也有固定戏班唱黄梅戏。1968年春,南京秦淮区房管部门在城南金沙井巷整修古旧房屋时,在原英王府的墙壁夹缝里,发现不少完整和残破的黄梅戏唱本,经考证为咸丰九年(1859)时的太平军遗物。
原来英王陈玉成夫人蒋桂娘,因酷爱黄梅戏,建议丈夫在安庆招募了十几名演员,组成戏班常驻天京(南京)演出,在案名角有安庆邱在良等。
旧时黄梅戏的演出活动亦常见诸报端。如上海《申报》于光绪五年(1879)八月十六日有记:
“皖省(安庆)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
旧时的安庆黄梅戏唱本数以百计,所谓“大本三十六,小本七十二”指的就是这些传统剧目(包括全本《天仙配》和折子戏《董永卖身》、《路遇》等)。全市有十几家书局、印刷作坊靠印卖唱本为业。建国后,仅坤记书局一家,就上交黄梅戏木刻板三百余块(多为梨木、少数柏木),分存今安徽省博物馆和省、市文化部门。
今天,在安徽省黄梅戏校(校址在安庆)、在安徽省县以上的36家黄梅戏专业剧团和难以计数的业余演出队、黄梅戏会馆,在乡间“草台班”以及自发的家庭、公园、街头演唱会,在安庆每周一期的“黄梅阁”电视表演大赛吸引下,在无数男女老少不懈努力和自觉参与下,—代接—代、一遍又—遍地演唱“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那种全身心的万民投入、妇孺皆知的全民普及,使得安庆成为名符其实的黄梅戏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