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除了王鹏,当代的古琴大师有哪些

除了王鹏,当代的古琴大师有哪些

以下内容节选自《历代琴人录》。其中除个别琴人外均在世。

但此文成文较早,部份琴人未列入。

六十四、叶名佩

叶名佩(公元 1929 年 -- ),浙江温州人,现代女琴家。

叶名佩少年在上海生活,即已开始学琴,后师从张子谦、李明德,以后又去杭州随徐元白学琴。后定居苏州。

公元 1986 年,她与吴兆基、徐忠伟一起,发起创办了苏州吴门琴社。

叶名佩琴风 委婉细腻,清新舒畅,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她先后***教出弟子六十余人。

六十五、陈长林

陈长林(公元 1932 年 -- ),福建福州人,现代闽派琴家、计算机专家。

陈长林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 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大容量存储学组组长,曾参加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03 ”机研制,任中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 119 ”机外围设备技术负责人。

陈长林同时也是现代著名琴家,是 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北美琴社顾问。他十四岁起随其父陈琴趣及其表姨吴子美学琴,后又根据唱片进行自学。十九岁后,他又得到吴景略、张子谦、查阜西等大家的指教。

陈长林之琴风,以闽派为基础,又博采众长,形成 吟猱有度,板眼明晰,刚柔相济,韵味深长; 温劲饱满,亮丽圆活, 细腻缜密,潇洒流畅的特点。 他善长《大胡笳》、《龙朔操》、《平沙落雁》等琴曲,有个人专辑《闽江琴韵》流传于世。

陈长林精通打谱,先后有打谱作品近六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有《龙朔操》等。他打谱采用“看谱打谱”和“弹琴打谱”相合的方法,重视节奏、音律,强调“仪咏合声”,并特别提倡尊重原著,“从主观上不改变古谱”。他在打谱方面的贡献,对现代琴学有一定的影响。

六十六、李仲唐

李仲唐(公元 1933 年 -- ),陕西西安人,现代琴家。

李仲唐师从吴景略和查阜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古琴专业,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今虞琴社社员,曾任陕西乐团古琴演员、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 教授。

六十七、卫家理

卫家理, 字南 箎 ,号半瓶老人, 四川乐山人, 现代琴家。

卫家理师从虞山吴门吴景略,又曾受教于 查阜西、张子谦、姚丙炎、王洁儒、俞伯荪等琴家。他善长于《渔樵问答》、《忆故人》、《潇湘水云》、《普安咒》、《梅花三弄》等曲,有《黄云秋塞》等打谱作品,并曾创作《四月八》、《怀念引》。《琴韵缤纷》(三) CD 收录了他的琴曲《四月八》。

卫家理曾任贵州遵义地区文工团乐队队长二十八年;公元 1986 年在遵义创建播州古琴研究会,并任会长。

六十八、韩廷瑶

韩廷瑶(公元 1934 年 -- ),北京人,现代九嶷派琴家。

韩廷瑶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师从九嶷琴家关仲航,后又受教于顾梅羹、管平湖、吴景略、陈长林等琴家,后在郑州、开封等地收徒授琴,弘扬九嶷派琴学。他的打谱作品包括:《列子御风》、《沧海龙吟》、《欸 乃》、《高山》等琴曲。

六十九、吴钊

吴钊(公元 1935 年 -- ),苏州人,现代琴家、古琴史学家。

吴钊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公元 1953 年,他师从泛川名家查阜西学琴。后来,他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兼从虞山吴门吴景略学琴。大学毕业后,他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研究中国音乐史。 1985 年,他就任中国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北京古琴研究会秘书长; 1991 年任该所研究员,兼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后又任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琴会会长。

吴钊的琴风苍劲幽远,吟猱丰富,善长《忆故人》、《鸥鹭忘机》、《汉宫秋月》等琴曲。

七十、刘正春

刘正春(公元 1935 年 -- ),南京人,现代金陵派琴家。

刘正春十五岁时,师从诸城派琴家王生香学琴,以后又从学于泛川派周空明、金陵派夏一峰、广陵派刘少椿、梅庵派程午佳、金陵派赵云清等琴家。其琴风以金陵派为根本,别取诸家之长,形成宁静舒缓、秀丽幽远的风格。他善长《秋江夜泊》等琴曲。

刘正春是现代金陵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兼常务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音乐家协会名誉理事。

七十一、庞雨珠

庞雨珠(公元 1935 年 -- ),山东德州人,现代诸城派琴家。

庞雨珠 毕业于山东艺专音乐系,师从诸城派琴家张育瑾学琴,后历任中国琴会理事、聊城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琴会副会长、济南琴会名誉会长。

七十二、容天圻

容天圻(公元 1936 年 -- )字秋庵,号琴禅,福州人,现代台湾琴家、水墨鉴定家。

容天圻出生于福州,客籍中山,后往台湾,二十七岁时在台湾师从胡莹堂学琴。他继承了胡莹堂宁重苍古的琴风,并著有琴文多篇,在台湾琴界影响很大。

容天圻的弟子李孔元,后来也是台湾极有影响的琴家。

七十三、姜抗生

姜抗生(公元 1937 年 -- ),出生于上海,现代琴家。

姜抗生早年曾随卫仲乐学琵琶,后师从溥雪斋学琴,以后又受学于查阜西和吴景略,是北京古琴研究员早期的会员,后参加中国歌舞团。

姜抗生的琴风稳重大度,善长《鹤舞洞天》、《流水》等曲。他热衷于琴事活动,后来在青岛教琴。

七十四、戴树红

戴树红(公元 1937 年 -- ),江苏泰州人,现代洞箫专家、琴家。

戴树红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今虞琴社社长、中国琴会常务理事、苏州民乐一厂顾问。由于其以萧著称,故有“箫神”之谓。

戴树红之琴,师承于张子谦,继承了张子谦的琴风,并被谓为张子谦之知音。他还经常和张子谦合作,进行琴箫合奏。张子谦流传于世的诸多琴箫合奏录音,即是与戴树红合作的。

七十五、李禹贤

李禹贤(公元 1937 年 -- ),号劲草,又号琴童, 山东桓台人,现代琴家、画家。

李禹贤十六岁开始学琴,启蒙于张正吟,后师从夏一峰、刘景韶、张子谦,并私淑于管平湖、吴景略,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历数十年后, 创立“劲草琴堂”,并执教于福建省艺术学校。

李禹贤之琴,由“金陵派”入门,打“梅庵派”功底,走“广陵派”路向,有“慢中去韵,韵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之体会,形成了苍劲稳重的琴风。他善长《满江红》、《流水》等琴曲。

李禹贤亦擅长国画,尤精花鸟,有琴画齐名之誉。

七十六、徐晓英

徐晓英(公元 1937 年 -- )又名霞影, 浙江衢县人,现代浙派女琴家。

徐晓英为文史学家徐映璞之女,从小受家学薰陶,有深厚的古文诗词功底,有“三衢才女”之称。

公元 1954 年起,徐晓英师从浙派名家徐元白、张味真学琴,后赴京、沪等地受学于查阜西、吴景略、溥雪斋等名家;同时也随古筝名师王巽之学筝;后进入杭州歌舞团担任古琴、古筝演奏员。她曾任杭州四、五届政协委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等职。

七十七、孙贵生

孙贵生(公元 1937 年 -- ),上海人,现代琴家及笛、箫演奏家。

孙贵生少年习笛、箫,后师从泛川派名家查阜西学琴,又受教于广陵派名家张子谦及虞山派名师吴景略。以后,他又师从律学家潘怀素学习中国音乐理论,专攻音律学。

孙贵生曾任中国电影乐团管乐部部长,从事电影音乐工作三十余年,录制的影视音乐达数百部。

七十八、汪铎

汪铎(公元 1938 年 -- )学名珍昌,字光瑜,别号采真,生于苏州,现代吴门琴派琴家。

汪铎生母吴湘岑(兆瑜)为吴兰荪之女。其舅父吴兆基为吴门著名琴家。汪铎之琴学师承吴兆基,另外曾受学于青城道士吴纯白(浸阳、观月)。

汪铎琴风宁静澹泊,隽永朴拙。他在继承吴门琴派的文人琴风外,还热衷于整理内容与道家有关的琴曲。他曾打谱《采真游》、《崆峒问道》、《庄周梦蝶》、《挟仙游》、《嵇氏四弄》等琴曲。

公元 2002 年,汪铎创立吴声琴学研究所,主编了古琴刊物《琴道》。

七十九、林友仁

林友仁(公元 1938 年 -- ),上海人,祖籍台湾,现代广陵派琴家。

林友仁之琴,启蒙于金陵派夏一峰,师承于广陵派刘少椿,就读于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时,师从卫仲乐,并受学于刘景韶、顾梅羹、沈草农等琴家。他就职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研究室,任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教学,并兼教古琴;曾任职于音乐研究所,任中国音乐研究室副主任。

林友仁琴风浑朴自然,宽缓醇厚,善长《流水》、《普安咒》、《醉渔唱晚》、《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琴曲。

林友仁在教学方面强调回归自性修养,舒展心灵。

八十、刘赤城

刘赤城(公元 1938 年 -- ), 江苏南通人,现代梅庵派琴家。

刘赤城自幼随其父刘嵩樵习琴,曾受学于徐立孙,后就读于 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刘景韶。他曾 执教于安徽艺术学院,后调入安徽省歌舞团从事古琴独奏及研究工作。他从事古琴演奏数十年,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其琴风绮丽缠绵,雄劲豪放,绰注吟猱较为夸张。

八十一、朱子易

朱子易(公元 1938 年 -- ) 字云程,江苏金坛人,现代诸城派琴家。

朱子易师从诸城派名家詹澄秋学琴,并亦精于琵琶,曾在专业文艺团体长期任琵琶演奏员,后改做政府机关工作和理论工作,退休后又潜心钻研古琴并开始传授学生,有弟子六十余人。他曾任山东省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泉韵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等。

朱子易琴风苍劲有力、挥洒自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融合了一些现代气息。他主张学琴先要打好基础,要通过一些小型曲目,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正确地掌握古琴的常用指法;并提倡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各派的成熟曲目和演奏经验,以不断提高。

八十二、陶筑生

陶筑生(公元 1938 年 -- ),原籍江西南昌,居于台北,现代梅庵派琴家,公元 1969 年起从吴宗汉学琴,能弹梅庵诸曲,在台湾有一定影响。另外他也通古筝及箫、笛,曾在国乐团中任箫、笛演员。

八十三、郑云飞

郑云飞(公元 1938 年 -- ),杭州人,现代浙派琴家。

郑云飞师从浙派名家徐元白学琴,后在杭州传琴,有弟子四十余人。他提倡从 多方面吸取知识,比如多看戏、多听音乐、多看画、多游山玩水等,从中吸取多门类艺术来营养自己的古琴观;并特别强调“先继承,再发展”,但最好不要离开传统,应该尽量用传统古琴指法来创造曲目。

八十四、顾泽长

顾泽长(公元 1939 年 -- ),祖籍四川华阳,现代泛川派琴家。

顾泽长为川派名家 顾梅羹长子,承家学,继承了川派朴实稳健,峻急跌宕,洒脱奔放的琴风,后任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辽宁省古琴研究会会长。另外,他也精通传统斫琴之法。

八十五、李祥霆

李祥霆(公元 1940 年 -- ), 满族,吉林省辽源市人,祖籍辽宁岫岩,现代琴家。

李祥霆出生于中医家庭,自幼对传统艺术颇为偏爱,曾学习吹箫、古典诗词及水墨画;后因从广播中听到《关山月》而醉心于琴;公元 1957 年拜查阜西为师,并由顾梅羹启蒙,开始学琴; 195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吴景略,同时受学于管平湖、溥雪斋等琴家; 1963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8 年到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并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 教授,教授古琴和洞箫; 1994 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琴会会长、中国古琴学会会长、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台北和真琴社顾问、日本吟咏道八洲庄鹰洲会名誉顾问、北美琴社顾问。

李祥霆熔虞山吴门、泛川等派风格于一炉,强调根据曲意而确定表现手法,其琴风 流畅秀丽,大静大动,如长江奔雷,似孤岭松涛,特点鲜明, 自成一家,并善长即兴弹奏。

八十六、成公亮

成公亮(公元 1940 年 -- ),江苏宜兴人,现代广陵派琴家。

成公亮公元 1960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 1965 年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后为南京艺术学院音 乐系副 教授。

成公亮曾学琴于梅庵派刘景韶,后师从广陵派张子谦。其琴风宽缓深沉,跌宕缠绵,刚柔并济,以广陵为根本,以他派为辅助。

八十七、谢导秀

谢导秀(公元 1940 年 -- ), 广东梅县人,现代岭南派琴家。

谢导秀少年时即学二胡、扬琴、笛子等乐器,后考入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现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师从岭南派名家杨新伦。毕业后一直从事古琴研究。他继承了岭南风格,并也有自己的特点;另外还通晓筝、二胡、箫、唢呐、笛子、葫芦丝等乐器。

谢导秀曾与杨新伦一起组建广东古琴研究会,并任秘书长,杨新伦去世后任会长,并任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他还和杨新伦一起,将《古岗遗谱》整理成册。

谢导秀琴风刚劲中带有缠绵,富有广东音乐特色。

八十八、王永昌

王永昌(公元 1940 年 -- ), 江苏南通人,现代梅庵派琴家、琵琶演奏家。

王永昌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副主编;曾学琴于徐立孙,继承了梅庵派琴风,善长于《平沙落雁》、《长门怨》、《捣衣》、《搔首问天》等琴曲。

八十九、龚一

龚一(公元 1941 年 -- ),南京人,现代琴家。

龚一十三岁开始学琴,十五岁得到查阜西的好评,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专修古琴,曾随张正吟、夏一峰、刘少椿、王生香、赵云青、张子谦、顾梅羹、沈草农、刘景韶等十二位琴家学琴,广泛学习了广陵、金陵、泛川、诸城、梅庵等多个琴派的风格,熔各家于一炉,自成一家,形成了清和婉转,中正秀丽的琴风。他强调在弹琴时,要“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以古琴与民乐团进行合奏,也是其特点。

九十、荣鸿曾

荣鸿曾(公元 1941 年 -- ),香港人,现代琴家。

荣鸿曾历任 香港大学群芳中国音乐讲座教授、兼任美国匹兹堡大学音 乐 教授、香港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哈佛大学音 乐学 博士,是香港的著名学者。

荣鸿曾之古琴,师承泛川琴家蔡德允。他认为 古琴音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光辉的价值,故对古琴的发展非常热心,曾与刘楚华一起,将蔡德允《 愔愔 室琴谱》手本编制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