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字的读音是:mí。
麋(拼音:mí)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本义是指似鹿而较大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后又假借于眉,眉毛。通“泥”的古读音。“泥”的古读音为mi,此读音至今仍保留在江淮官话方言区的口语之中,如“烂泥”读如“蜡麋”等。
麋鹿的名称口语的原始意义本为“泥鹿”,即生活在烂泥(沼泽)中身上沾满泥的鹿(泽兽)。文字产生以后,才造个形声字麋字以代替泥字。江淮官话方言区本为麋鹿的主要原产地,对麋鹿的命名应该具有话语权。所以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该方言区的大丰成为首选之地。
康熙字典:《唐韵》武悲切《集韵》《韵会》旻悲切《正韵》忙皮切,?音眉。《说文》鹿属。冬至解其角。《释名》泽兽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沈牛?麋。《注》麋,似水牛。《尔雅·释兽》麋牡麔,牝麎,其子?,其迹缠,绝有力狄。
又犫麋,丑人也。《左思·魏都赋》犫麋之与子都。《疏》此释麋之种类也。《周礼·天官·兽人》冬献狼,夏献麋。《注》狼膏聚,麋膏散,聚则温,散则凉。又姓。蜀将东海麋竺。见《蜀志》。又与眉同。《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麋字组词
1、麋鹿mí lù:麋与鹿。
2、麋角mí jiǎo:麋的角,可入药。
3、麋芜mí wú“”香草名。麋,通蘪。
4、麋衔mí xián:即鹿衔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参见鹿衔草。
5、鸧麋cāng mí:鸧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